说实话,我觉得大学里选择英语,德语,韩语,日语,甚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很吃亏。因为语言学得再好也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你需要有其它的技能填补自己的职业技能空白区。早早的为毕业后的自己打算。
01.如何为自己打算?我通常说要从结果来追溯原因。
首先,问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在你一入大学校门时就想一点也不早。
然后再想这些工作都需要哪些技能?
和语言有关的工作:列举三项:翻译,教师,国际贸易。
1.做翻译:毋庸置疑,你的专业成绩必需达到高标准,通常翻译公司要求的英语翻译人员需要能考过英语专业八级。
2.当教师,除了专业学好之外,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如果再考取普通话资格证也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可以加入演讲与口才协会锻炼自己当众演讲的能力。
3.进入国际贸易行业。
国际贸易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工作。
02.另外,学语言专业的同学还有一个加分项:学好一门小语种。
爱看韩剧的姑娘让兴趣带着你学韩语吧。
爱买日货的孩子也可以学日语。
中国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学俄语,德语也是不错的选择。
把第二外语也用心的学好,如果能考级,那就两个字:完美。在将来对你的职业会带来意外惊喜。
03.以上三项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的共同点都是要把自己的本专业学好为前提。
不过我要反复的强调一下:自己的专业是重中之重。不要舍本逐末,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真正的任务是什么。
总结一下:大学里,以自己的专业为核心,以将来要做哪种工作为导向,通过学习相应的技能来增加自我价值。其实这也是每个在念大学的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事。
最后,送下面的话给大家共勉:
每个年纪都有自己重要的事,有的年纪是读书,有的年纪是友情,有的年纪是工作,有的年纪是自由。需要一个人一步一步不乱节奏的去完成,知道自己是什么年纪,并把这个年纪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好,才可能有下个年纪的随心所欲。---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