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以来,平常人固执呆板的印象中,天下一般黑的乌鸦就是厄运的代名词。荒凉光秃秃的丛林或是空旷草地上的动物尸体旁,总能见到他们,还有封建社会的人类总是不可避免地带着偏见审视周围的一切,所以就把一切不好的情绪寄托给乌鸦。
近现代动物学家已经为这个受了一千年委屈的类群正名,那么真实的乌鸦是什么样的呢?
一般乌鸦有近二十年的寿命,和喜鹊一样也是一公一母一辈子,日常活动中倒是比他的远房表亲还要恋群;他们的记忆力可与人类相媲美,不过,他们可是很记仇,谁若是惹了他们,怕是接下来的一周都要面临他们的报复;他们也很调皮好玩,可谓鸟小胆大,寻常时候吃饱喝足之后,他们会去捉弄狐狸、老鹰这些长毛动物,动物们一不小心就会被乌鸦拔掉几根毛,生气也没有办法,“落单的老鹰不如群鸦”;乌鸦还会简单的使用工具,有相当聪明的鸟脑,乌鸦往瓶中衔石子喝水都是小操作,他们可以利用带弯钩的枝子或草茎把洞里的虫子弄出来,也能见到他们利用别的动物为他们处理好食物。
乌鸦神奇之处在于对动物临死前的气味很是灵敏,他们一般不会冒险趁濒死动物还活着去吃肉,但是只要动物一不再动弹,他们立马就成群结队地巡回试探是否真的死了,确认安全后才会享用,通常说腐肉才是聪明鸟最安全的食物,也得益于他们独特的消化系统,人类若是吃腐肉,可能就会得病或是早夭。不过令人心酸的是,这些腐肉包括他们的同类。
乌鸦哺育后代的习性和他们的远房表亲喜鹊也差不多,小乌鸦能飞行后便要离开自己去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巢。除此外,他们的群体观念真的很强,没有配偶的单身乌鸦会帮助邻居捕获食物回来一同养育幼鸟,更甚至有的乌鸦从成熟期一直为别鸟的小乌鸦养育孩子到老年期,在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中倒是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