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周五晴D7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15
《庄子》外篇 刻意
本篇延续了“养生主”的思想,进一步宣讲养生哲学,认为养生之道,要在去情寡欲,体悟纯素,做到不喜不怒,莫哀莫乐,完全与世无争,一切任其自然,而凡事刻意为亢、为修、为治、为闲、为寿的人,只能成为丧真失性的人。庄子高度肯定了养神在养生中的关键作用,并明确指出过分追求外物的危害性。
文中列出山林隐士、教诲至人、达官显贵、闲居安适、修炼气功的人这些五等俗人,以衬托出生人,接着连用六个“故曰”来盛赞圣人之德——恬淡、寂寞、虚静、无为,而以“此养神之道也”总结收圣德之美,提示全篇宗旨。为了突出宗旨,又复引养剑、野语加重申诉。末尾结以“真人”,意在示人以大道至虚至真之境。
一
【原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1],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湖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2],吐故纳新,熊经鸟申[3],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4],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注释】
[1]就:去,走向。薮泽:指湖边草滩的地方。[2]吹呴(xǔ):用力呼气称为吹,慢慢出气叫呴。[3]熊经鸟申:像熊一样攀到树上,像鸟一样空中飞翔。[4]澹然:寂寞淡然。
【译文】
磨砺心志崇尚品行,超脱世俗,高谈阔论,抱怨怀才不遇而讥评世事无道,为了表现自己清高罢了,这是避居山谷的隐士,毁议世事的人,正是那些洁身自好、宁可以身殉志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讲说仁义忠信,恭敬节俭,推辞礼让,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与世道相安并处之人,专门从事教育者,有时到处游说,有时定居讲学之人所喜好的。宣扬大功,树立大名,用礼仪来划分君臣的秩序,并以此端正和维护上下各级的地位,算是投身治理天下罢了,这样做乃是身居朝廷的人,尊崇国君强大国家的人,正是那些醉心于建立功业开拓疆土的人所一心追求的。隐逸在湖泽草野之间,居住在静谧荒草之间,天天钓鱼消磨时间,算是无为自在罢了,这样做乃是闲游江湖的人,是逃避世事的人,正是那些闲暇无事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调息呼吸,吐故纳新,模仿熊倒挂在树上,像鸟一样展翅飞翔,为了长寿而已。这是从事导气引体的人,修身养性的人,像彭祖那样追求高寿的人所喜好的。
如果不磨砺心志就能高尚,不倡导仁义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而天下自然得到治理,不隐居江湖而得到闲暇,不导气引体而能长寿,没有什么不忘于身外,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得到。淡漠无心之极而一切美好的东西必从之而来。这是天地之大道,圣人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