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主张要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不足之处千万不要学。我们也常常认为自己很特殊,或者“国情有异”,所以别人很多做法和思路是我们无法全盘学习的,最关键是常常还认为“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因此大家都主张有选择性的学习,甚至拿到一个方案,我们也是常常把它改得“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留下的都是精华,都是适合我们的……”,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本身绝对没有错,应该说很有“见地”——学,当然是学好,难道还学不好?!但是我同时也在想,在这些想法之前,我们必须要能够很清楚的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能力真正鉴别出哪些东西是不好的、不适合我们,弃之不学;而哪些东西又是好的,是适用于我们的,认真仔细学之。
事实上,我想绝大部分人根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既然我们要学先进,就说明我们是落后的,落后的组织尤其是落后组织中的人员(不指全部),怎么有水平或能耐判断先进的方法是对是错?!所以,在我看来,学先进就要僵化地学习,教条地照做。等做到成熟了,再坐下来复盘,研究是否有优化之处。任正非在华为引入IBM的流程时要求公司削足适履,注意是“削足适履”,要求全员“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上海地铁1号线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所以中国的设计师“依葫芦画瓢“设计了地铁2号线,并且还做了“优化”,造价更低。喜笑颜开……直到2号线正式运行时,才发现自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地铁1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超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中国的设计师认为这几级台阶设计得太愚蠢了,浪费成本不说,还给乘客平添麻烦。然而,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有效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1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2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中国设计师认为根本没必要,想当然地“节约”了很多转弯。当2号线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1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2号线。
有选择性的学习,看上去是一个极理性的要求及行为,也因此很多人将之奉为真理,始终坚持。即使学后没达到预期效果,也并不会认为是自己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而认为是学习对象的本身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所舍弃的常常是方案的精华,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很难一开始就找到其中的奥妙,有效的办法就是全盘的学习,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