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年限越来越长,我发现职场中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是太大了。这种差别主要是指思维的保存整理和输出的惯性和模式。简单点就是说: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表述的系统性差别太大。
1、混乱与条理
有的人,大脑永远是混沌的,事物在大脑里存放方式是堆放的,一件事物在他眼里都是无数个点组合起来的,没有主次,没有先后。和你的沟通或工作的汇报,永远是头上抓一把,脚上抓一把,无法让你获得全面和重要信息。你就坐在他对面,却无法第一时间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
有的人,思维缜密,纲举目张。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主到次,由远到近,井井有条。跟你沟通时,永远先把最关键的、你最关心的事情概要和事物全貌向你陈述,然后才是组成事物各个各关键点。最后有疑问的模糊的,在清晰的表达和互动中达成共识。
在我所接触的年轻干部来讲,前者占多数,后者是少数。而且后者往往时间很短就到了关键岗位。因为所有事情都是个方法论的问题,一旦思维模式形成,无论任何事情都只是个方法和时间的问题了。
为了更形象的表达思维混乱,我举个例子:
大家都用电脑存储资料,就像大脑存储信息是一个原理。有的人把所有的资料都存放在桌面上,没有硬盘区格,没有文件夹,没有时间命名,没有标签。等需要时,就一个一个文件的打开看看,看是不是现在要用的资料。
混乱的资料堆放就是大脑里的信息存储,而寻找文件和打开尝试的这个过程,就是混乱的思考和表达。
再举个更通俗的例子:
比如,要将一个西瓜全面的表述出来。思维混乱的人是这样表述的:
西瓜籽是黑的,西瓜有皮,西瓜的壤是红的,对了,西瓜还是个圆的......
说的每句话都对,但组合起来就会让听的人很崩溃,所表达的内容很难在对方大脑中归类,也很难在对方大脑中存储,从而很难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因为根据这种表述,完全不知所云,不知你到底要说什么。
2、实例比照
我有一个同事M,他是公认的“老板最爱骂的人“,虽然位置已经很高,但是经常被大老板拍着桌子痛骂。在我看来,他就是典型的思维模式混乱的人。
(至于思维模式混乱为什么能到关键岗位,感兴趣的童鞋点击阅读原文去看我的《百万年薪高管送给职场新人的三个护身符》,他至少有两个护身符)
有一次公司和银行合作一个大项目,M带着他的团队夜以继日,谈判、公关、调试系统,从银行总行到一级分行到二级分行,从公司总部到分公司到分支公司,喝的晕头转向,累得步履踉跄。终于项目做成了,只等签订协议后就大功告成了。
大老板很高兴。在一个核心干部的月度经营会上,要求他向大家简要报告大项目的情况。
M一张口,我就知道完了,这顿剋是免不了的了。
M向各位简单问好后,第一句话说:**项目目前还有一个银行对公业务部的领导没有签字,协议还没有签定。
大老板的脸立刻就绿了。当场喝斥到:好了,你不要讲了,我来讲吧。大老板当着很多人比M职级还低的人发飙,满座皆诧异。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M的思维模式上。
这不是项目进度汇报会,也不是项目问题解决的头脑风暴会,大老板只是让M给公司最重要的核心干部报告一下这个板上钉钉即将成功的项目。M仍然先从”西瓜籽是黑的“的这种思维模式开始。显然是在混乱的大脑存储中,他提取了他认为最重要的点。
正确的报告方式是:
他应该先总括讲一下,这是个什么项目;
然后分成几部分讲一下:项目成员,项目运作的时间跨度,项目现在取得的关键性进展,最后定性项目已经基本成功;
如果有必要,可以借这个机会感谢一下大老板的关键公关支持和各机构一把手的配合;
最后可以提一下收尾工作:还有一个关键领导的签字,项目就全面落地。
几个月的辛苦,终于有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展示团队成果的机会,因为思维模式的混乱,不但没有把握,还被大老板喝斥,绩效也大打折扣。
当然,最终项目是成功的,这是关键。如果项目不成功,再清晰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也无济于事。
3、优化思维模式的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优化思维模式的妙招,不用1000个小时的刻意练习,不用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只需要在思考问题或表面方式上有意识的往这个套路上靠近,时间一长,思维模式就会得到优化。
这一招就是“面线点”思维模式。
还是用那个西瓜的例子。
(1)面:先进行事物全貌的思考、定义或表述。
比如:这是一个圆形的,绿皮的水果,名字叫西瓜。把握”面“的能力就是把握一个事件的主要特征能力。
而且,对于职场新人来讲,这种能力格外重要。对于手里的任务,要时时准备好”面“的描述,以备主管领导,甚至大老板的随口一问。往往大老板无心的随口一问,都是一个职场新人难得的表现机会。
各位童鞋,体会一下:
如果你正在参与一个校园招聘的项目,只负责现场布置这一个环节。
大老板在工位偶遇你,随口问你,你现在负责什么?做得怎么样?
你会怎么回答?
——挺好的。
——正跟广告公司沟通。
——周日我去**大学贴POP。
大老板会说,哦,辛苦辛苦,好好干。
感觉如何?
如果你这样回答:
我们部门正在做一个校园招聘的项目,我负责呈现有吸引力的现场,即吸引应聘学生,也扩大公司影响力。现在各项物品均已到位,只等周日去现场了。
感觉如何?
可能有的人说,这样汇报是不是太做作了,是不是太能表现了,是不是太......
可是,你心里难道不想表现?不想跟大老板对话时能让他多少有点好印象?还是就愿意默默的一直是部门打杂的?甚至做了很多工作,根本不知道如何跟主管领导进行关键点的汇报。
就我的经验,哪怕是表现方式有问题,也愿意看到职场新人积极表现。说明他有上进的强烈意愿。
如果他确实表现的到位,几次后,我就开始通过他的主管过问他的工作状况了或者派任务进行考验了。
竞争激烈的职场,难道不值得你随时准备?随时表现?表现优异吗?
(2)线:然后用纲进行分板块,每个板块要有纲要。
这个线就好比切西瓜的刀,几刀下去以后,西瓜的几个次要特征就会区分出来:有皮、有壤,有籽。
线是组成面的部分,无穷多的线组成一个面。线的这一部分是思考内容或表述内容的主干。面的问题综述的再好,这一部分干瘪无味,也是经不住推敲的。
此部分的关键点是有内容、要全面、要分得开合得起。
有内容:所有思考或表述,唯有有内容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得到认可的。
要全面:全面的线才能组成真正的面。不能有缺失。尽量思虑周详。
分得开合得起:各条线之间即要有独立性,又要有有机性。分开为小题,合起为大题,没有勉强和违和感。
对于上级主管来讲,非常忌讳没有实际内容的表述。你说的都是大路边的话,做的事他也都知道,提的创意也毫无新意和思考的痕迹。这个内容就是失败的。
(3)点:用于对每个部分细节的思考和定义或表述的就是点。
比如:皮不可食,壤可食味甜,壤内有籽,一般不伴壤食,单熟吃或留种等。
点的问题主要是罗列关键点。把每一部分需要考虑到的小点都要思考或表述到。因为有的点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
总结:
点线面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非常简单又实用的方法。但需要在思考问题、开始表述、撰写报告之前,需要有意识的开启这个模式。
一定在要意识上后退三步审视自己的任务,捕捉到面是什么,再慢慢靠近,剖析分块,找到线是什么,最后进入事情本身,找到点是什么。
切不可在思考事情、接到任务或表述项目时,一头钻到事情里,眉毛胡子一把抓。
逆向也是一样,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清晰的知道,点是什么线上的点,线是哪个面的线。
点、线、面联系紧密,逻辑组合,时间已久,养成习惯,思维会更清晰,表述更条理。
”面线点“的思维模式描写起来较抽象和枯燥,需要不断经过有意识的实践和反思才能体悟。
让我们优化思维模式,做一个思考有条理,表述有逻辑的职场达人,更好的增加职场的竞争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