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大学同学要回母校,群里告知大家。顺便问有没有回学校的,方便聚聚,叙叙旧。
说话的同学是一个大学时代就很热情,是那种有点夸张,啥都敢做,也不怕笑话的人。他从最初啥也不是,到大一下学期就通过海选成为副班长。大学时代他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大学毕业,他依然充当了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者的角色。班主任对他是很喜欢的,毕竟他真的会去为班级做很多事情,并且总是笑呵呵的。
我发现大学毕业超过二十年,大小型的同学聚会也有四五次,几乎每次组织者都会挨个电话或者微信沟通,而我却一次也没有去。
联系方式是有效的,也的确都联系到了本人。我每次给出不去的理由,是真的,也不全是真的。
不过一个通知,而我却放在心里很久,一天都没有放下。为什么呢?
我为什么不愿意去?我也在问自己,想又不想。想见谁?又不希望别人知道什么?我不知道。
前几天做梦,与一大学校友相见。不,梦中,彼此从未分开很久,似乎一直交往进行中。只是彼此的关系停留在大学时候的记忆中,并进行了小幅度的延续。醒来才知道是梦,不过是美梦。挺好的。
这几天看《你当像鸟儿飞往你的山》,内心有很多触动。因为书中的有些人是那么的真实,至少他们做过的一些事情还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身上重演。那些“以爱之名”肆意控制和伤害他人,以及因为软弱屈从的受害者,他们本来可以路不通不相为谋,各自走好各自的路。然而,一方却要强制另一方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是罪恶的。习惯服从的一方,想逃离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两个世界的自己,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人过了四十就开始回顾过往,对曾经走过的路进行深刻的思考。对与错,要分析得尽可能清楚一些,然后走好当下和将来的路。
马斯克的母亲梅耶说,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她要工作到100岁。那么,我想如果身体健康条件允许,我是不是可以把原计划让自己工作到80岁的计划修订成为工作到90岁或者100岁呢?
过去是非已成为过去,应该翻页。当下既然还有很多力量,那么当下的力量必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于,别人对我的期待,或者我希望搭建什么样的人设,这种执念,需要慢慢放下。轻松上阵是希望,实现是漫长的努力过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