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无间道是最优秀的匪警片,但在我看来,它不过是披着匪警外壳的宗教伦理片。在黑白对峙、善恶交织的立场中,它借助了一个坏人想要变成好人,以及好人想要回归普通生活的故事深化了:“人做事,天注定”的哲学观。
无间道所要突出的主题是: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而恶人终将在自己所铸的恶业中永受煎熬和痛苦。
1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个体的财富与贫苦、地位与荣耀在死亡面前一文不值。
韩琛信佛即信因果,他认为:“在道上混,生死都是自己选的。”当忠诚被出卖后,他最终对这个世界冷眼旁观。他在自己所构建的权谋体系中漠然的调配着他人的生死去试探未知的预谋,在欲望无限扩张的恶性竞争中,他不会料到自己最终会沦为枯骨中的一员。
“爸爸常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倪永孝至死才明白他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弟弟的背叛,以及全家人的命。拼尽全力所要维系的所有在最后一刻化为灰烬,死时什么也带不走,反而因为放不下而凸显出深深的痛苦。
傻强不会意料到自己死后会成为杀死韩琛的利器;陈永仁不会意料那场卧底行动会让倪家彻底没落;Marry至死不会明白杀死自己的罪魁祸首是刘建明;Mary不会意料到爱人深爱的人其实叫Marry。
人生有太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在因果交织的婆娑世界中,每一个命运都与他人的决定牵扯不清。
2
无间道系列出场的人物众多,他们各自履行着自有的职责,又不断地被这个极具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推着前行。一个个裹挟着死亡的悲剧生生不息,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来临。
刘建明总说:“吓到你了吗?对不起。”他也许忘记了,自己才是这个故事中最脆弱的人。他总是拼命工作,试图通过晋升来保护自己的脆弱和秘密。一直若有所思,却从未向任何人袒露心中的秘密。
天台上,他告诉陈永仁以前自己没得选,现在他想做个好人。事实上,他每一个选择都趋利避害。为了Marry,他杀了倪坤,走上了职业与使命相互错位的卧底人生。爱而不得,他又选择了毁灭。他杀死了很多人,只为了保全自己。
最终,刘建明因为犯下的恶业太多,精神分裂却求死不能。他将在无间地狱中永远受苦煎熬,承受这份深不见底的绝望与痛苦。
陈永仁一直想逃离颠肺流离,刀口舔血的古惑仔生活。在黑道上混太久,他吸食毒品,打架斗殴,与古惑仔无二般区别。很多时候,他会忘记自己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三年的轮回让他愈来愈靠近死亡的终点。他看似游离的人生,却一刻也没忘记肩负的使命。他内心坦荡,光明正大,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做,尽管他做了很多“坏事”。
十年的卧底身份因为上司的殒命,成为罪恶的交易。好在故事的结局,他没有被“真相”遗弃。海风吹碎英雄梦,他最终死在了明天就好了的明天。而他的邻居是亦师亦友的搭档黄sir。
黄sir的死亡看哭了多少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看着杀死师兄的人多年后生龙活虎的出现在眼前后,他感叹出当时社会的现状。
所以他不惜以道治道,以恶还恶。他教唆Marry杀死了倪坤,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却永远的失去了一位挚友。
所以他变了,他开始尊守规则,费尽心思的收集坏人的证据。他醒悟:只有用合理的渠道惩戒坏人,才不会被罪恶反噬。当看到韩琛的心狠手辣后,他把倪永孝的照片撤下,换上了韩琛的,从此朋友成为对手。
罗继因为身份暴露而丧命,与黑道周旋良久的黄sir知道,谁暴露了底牌,谁就会丧命。所以当知道陈永仁很可能会暴露时,他说:“别玩了,再玩下去会死人的。”
生死之际,他把生道留给了陈永仁。为了他活下去,十分钟他一句话没说。在无间道中:坏人为了保全自己总是送别人上黄泉,而好人却往往为了同伴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3
无间道里的社会黑暗残酷,充斥着深不见底的绝望,不得圆满的爱情,充满着猜忌的亲情以及突如其来的背叛。导演刻意构造煽情去突出一些刻意营造的悲情与无常。
无间道一,有别于传统匪警片的匪警对立,善恶分明,令人耳目一新;无间道二有抄袭教父的嫌疑,但硬核方面还是比较本土化本。无间道三虽然强化了很多细节,但某些情节人物上还是给我一种拉扯不清的多余感,这种感觉来源于在没有埋下任何伏笔的基础上硬是为了填补细节的强行插入。
演员方面唯有刘德华稍有逊色,他所散发的气质不足以撑起刘建明这个无间道里最复杂阴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