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早点】
“民以食为天”,是句大家都会说、都明白的老古话。
但出自何处,也一般不太关注,
空余时,倒寻根索源一番起来。
原来千年以前的古人就是如此通达情理。
《汉书·郦生陆贾列传》所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便是此老古话的源头。
暂且不论前半句,前半句非吾辈所虑。
“民以食为天”
其实,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每天醒来,
无论是富贵达人,还是平常百姓。
早上除了洗漱之外,接下来的事便是:
吃早点。
于我而言,“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一碗稀饭,加一碟酱菜。
是我最简单的需求。
小时候,即便条件再艰苦,
父母总是会想尽办法,让我吃饱,让我着暖。
对于父母来说,只有吃饱着暖了才能快点大起来。
那时候,村上挖井的人家也少,
一般洗衣做饭都是用河水,
而奶奶淘米时,运气的话,会网住一二条菜条鱼。
放点盐蒸下,那这成了下饭的美食。
有时,爷爷也会带回几条农田里的泥鳅,
那真成了美味佳肴。
后来,爷爷和父亲鼓足了劲挖了口水井。
井水是清洌可口的,
用井水做成的米粥,
是稠稠的,是绿绿的,
是稻子里散发出来的清香,浓得化不开。
那时,每天的早点
一碗米粥,加上一根萝卜条或洋芋头
里面有我最大的满足感。
后来,出门求学。
家人也不会言辞,只会重复那句话:
“在外头要吃饱着暖啊。”
而我,总喜欢省下钱来买些书,
脑袋里长了见识,而却委屈了肚子,
于是
奶奶总会对着照片里瘦弱的我,
抹眼泪。
她养肥了一口猪,供我报名读书,
养了一群母鸡下蛋,是给我的零化钱。
假期一回家,总会问:
“在外头吃饱着暖了伐。”
后来,工作了。
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而一回家,
爷爷奶奶总会让我
把菜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带回来,
母鸡下的土鸡蛋总舍不得吃,
存起来,放在箱子里,让我带回家。
爷爷的小菜地种了不少的品种,
那时会去菜地帮上一些小忙。
而鸡蛋,
总推说:“下一次来拿,你们自己也要吃啊”。
因为他们习惯了省吃俭用,也不会上街买其他的菜,
而鸡蛋也是最容易做的和消化的食物,
也是基本营养最合理的食物。
而爷爷,便会把鸡蛋腌制起来,
等我下次回来时,让我带回去。
那时的早点,一碗稀饭和一个咸蛋
或是我最大的幸福。
后来,
早点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看,
也越来越乏味。
时间,
把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
……
而我只是想着那碗米粥,
一碗永远回不去的米粥,
一碗永远只是回忆中的米粥。
这样的早点,
竟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