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

对于灯的了解,最初是来自于小学课本中冰心老人家的那篇文章-《小桔灯》,以及父亲时常讲述的一个吝啬地主临终前望灯竖指的故事,还有就是平常把某些不好对付的人形容成为“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的俗语,然而更多的印象,还是源自儿时对煤油灯的记忆。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当兵离开家乡,我始终用着一个墨水瓶制成的煤油灯。用铅笔刀小心地在瓶盖上挖一个圆孔,然后找来一块废铁皮卷成圆筒状,把它放到瓶盖的圆孔里,再用棉花絮搓成条状塞到铁皮筒里,这样一个简易的煤油灯便做好了。虽然比较耗油也不卫生,但它方便经济。当然,比较卫生和节约的还是罩子灯或马灯,不仅可以经常把玻璃罩子拿下来擦干净,而且利用灯扭来控制灯捻的大小,达到节约的目的,但价格比较贵而且也不安全,如果不小心将玻璃打碎,那又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因此,土制的煤油灯虽然简陋,但乡亲们大都乐意使用。

我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便在墙上钉上一个洋钉,用细铁丝在墨水瓶的口上绕一个环就可以把煤油灯挂在墙上,也许,这也是一种壁灯。但在那物质特别匮乏、一切还得凭票供应的年代,最令人担心和害怕的是买不到煤油。于是供销社就成为了大家最心仪的地方,因为那时供销社的权力太大了,它管着农民大部分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值得庆幸的是,舅舅家的表哥就在里面工作,因此,每个月我都能从他那里要到五斤、十斤的煤油票分给同学,要不大伙凑钱我去买回来再分给同学,解决了燃眉之急。

只是在后来的读书中才得知,一直伴我学习与生活的煤油灯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而且伴随着侵略与掠夺。十九世纪末,列强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后,为了争夺我国的石油产品市场,美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在了前面,他们不仅向中国推销煤油,而且还带来了消费煤油的煤油灯。特别是美孚石油公司把印有“美孚”字样的煤油灯和适量的煤油无偿送给百姓试用。于是,中国人用了多少辈子的一个灯盏、一根灯捻、一点油脂、一丁点儿亮的古老油灯“改朝换代”了,因此,“美孚”石油公司也在中国住了下来。在人们逐渐感受到煤油灯的种种优点与好处而不愿意或者说已经不习惯了传统的“豆油灯”的时候,美孚石油公司却把免费的闸门关上了,直到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时才离开。

如今,煤油灯的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只能在记忆深处回味曾经的故事。看看客厅里的吊灯,卧室里的壁灯,床头柜上带有日历可以开合的多功能台灯,以及摆放在书桌上类似字典的学习灯,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进步。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妈妈带着年幼的我住在单位的宿舍兼办公室里。依稀记得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妈妈就会点燃一盏...
    我的名字也叫红阅读 4,249评论 2 2
  • 煤油灯,是一种用煤油做燃料照明的灯,我们村庄的人都叫它火水灯,因为煤油俗称火水,是一种通过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碳...
    杨志生阅读 5,089评论 1 0
  • 我是六零后,我小时候,我们的国家很“清贫”,我的家庭也很“寒微”。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当时一群孩子,虽然缺吃少穿...
    浪淘沙01阅读 3,860评论 14 9
  • 难忘煤油灯 有一年的央视元宵猜谜晚会上,一个中学生猜中了煤油灯的谜底。我觉得这个孩子不简...
    观棋一语阅读 4,032评论 0 0
  • 2015年的前三个月,一直没有工作,在家里处理各种问题。 四月初跟跟主管联系了一下,又过来上班。有趣的事情倒是不少...
    刘北山阅读 2,4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