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时候,我曾在一家著名的新闻网站做签约记者。职责就是将自身周边发生之事写成新闻稿或叙述类文章,每几天定时发布到网站上。这样做一来向大众传播生活百态;二来积聚网站人气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提升点击量,增加网站的广告费收入。
作为网站的签约记者,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作为刚刚入行的菜鸟。
因为一个不名一文的新手,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并积攒起自己的一众铁粉儿。
通常来说,签约作者一般有三个月的试用期,网站总编辑会将你的文章排列在网页的重要版面,以作为向读者推荐的重点对象。但总编会每隔一个月来检查一下签约记者的文章浏览量。三个月过后,如果发布的文章总是点击率不高,无法达到网站要求,那网站的总编辑则认定你确无发展前途,不必再对你抱有信心。结果就是你的文章被扔在网站的“犄角旮旯”,一经发布就会很快被其他作者的作品掩盖。你还能继续工作,但同失业已经差不多了。
前两个月,我保持着每天一篇文章的速度在网站上发表,尽量以我认为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述周边的乐闻趣事。运气好时,会有读者评论以“呵呵”二字,以作浏览完的证据;但总体来说,点击率实在平平。
在两个月结束时,网络总编对我的文章做出了红灯警示,并批语说:“希望在下个月结束时,还能在本网站第一版面见到你的文章。”顿时,我压力山一般大。
我意识到中规中矩的文笔,无法令读者产生兴趣,我必须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第三个月开始,我不再急于发表文章,我知道----我必须多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至少,我得多想想读者到底喜欢读什么了。
一周之后,我从过去的生活中找到了灵感。结合曾经在车企工作三年的经历,我写了一篇文章------《无论有没有车,你都该了解的汽车知识》。
一周的努力终见成效。发布三天,点击率过万,转载过千,评论数百条。
看到评论后,让我心情愉悦的有很多。比如:
“嘿!你写的真不错,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生活,长见识了。”
“作者你说的是真的吗?完全打破了我的认知常识啊,我明天一定去买辆车开开。”
“作者棒棒的!”
“汽车是文中描述的那样吗?表示很好奇!🤔🤔”
“作者好有才🤗!”
“作者太有才了。”
也有一些类似学生的莫名其妙的评论:
“今天一直很不开心,都有想死的冲动了,但看到这篇文章后,好像没必要了。”
“上课偷偷玩手机,看完这篇文章爆笑当场。我的神呢!我在上老班儿的课呢。楼主,你害我罚站一天呢!”
“作者我好佩服你,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当然,网络上不讲文明、全无素质、满嘴脏话的读者也不少,但只是少数,仅约有三分之一。比如:
“奇葩的文章、奇葩的作者、更奇葩的网站。”
“啧啧···目测该网站快倒闭了。”
“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这文章也敢示人。”
“起哄的人太多了,这作者该封杀。”
“我真的长见识了!尽管不是好见识。”
我在此不一一列举读者的评论了。在这个点赞的社会里,这篇文章点赞人数超过浏览数的百分之八十,我真的太高兴了。
这篇文章大受欢迎之后,引起了网站同行们的不爽,一位约有十年经验的作者,给了我这样的评价:
“君能写出如此丑陋的文章,真是吾辈同行的耻辱。通篇文章,唯一的优点竟只是没有错别字,可它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文章没有用到生僻字啊!文章的内容通篇胡扯,不讲一点儿常识。呜呼,中国出你这样的人才,真是国家之不幸,社会之悲哀···”
我去!一篇文章竟然能把国家大义和社会责任搬出来,搁谁也受不了这样的老腐朽。他的留言没看完,我直接就删除了。
但也有一位新人的评论让我耳目一新,说是读了我的文章后大受启发,坚定了在网站工作的信心。这件事终算是我为这个网站所做的莫大的意义吧!
最终,这篇文章的点击率超过网站点击要求的三倍。如此傲人的成绩,我自然而然能挺直腰板,继续在这家新闻网站混下去,并拿到一份不菲的收入。
在网站对我的第三次月季评审时,总编辑对这篇文章的欢迎度大吃一惊。随后,总编亲自打电话邀请我去网站总部面谈工作事宜,并再三表示会报销全程的差旅费。
如此的盛情邀请,我自然欣然接受。翌日,我即从家乡启程前往公司总部。
来到公司,我自报家门后,立刻在其他同事间引起一番热议,这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来到“总编辑办公室”门前,我整理一下着装,便敲门进去了。
“您好,总编!”
“哦!您就是最近风头很盛的那位作家吧!”
“正是在下!”我自信满满的答道。
“看您的简历,您以前在车企工作过?”
“是啊!工作了三年呢,对车基本了解了个通透。专业性的如汽车四大工艺啊、发动机原理啊、电机性能标定啊、整车性能测试啊···”我如数家珍的搜索着肚子里的墨水。
“等等!”我极力展示自己的话还没说完,总编就打断了我:“这么说,你对车很了解哟!”
“是啊!”我迷茫的看着总编,迟疑片刻,自感应该谦虚一点,毕竟,我不明白眼前的主编到底是什么心思。便接着迷惑的说道:“应该说,算是有点了解。”
“嗯哼!那我给您读读您写的文章,您看怎么样。”说完,总编一本正经的大声念起来:
“听好——
‘汽车的结构,通俗的说叫做‘四门两盖’,即右前门、右后门、左前门、左后门,加上车盖-----顶蓬、下车盖-----底盘。汽车外观的流线型设计是模仿飞机外型设计,依照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减少空气阻力、增大驾驶速度,使人在陆地上也能感受到坐飞机的感觉。即是说,汽车在陆地上的行驶速度相当于飞机在天空中的行驶速度。生活在城市中的你,值得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以便在城市中享受飞行的感觉。’
——您看这是您写的吗?”
“是的,这是我写的!”我目光坚定的答道。
“那这句呢?”总编在我的文章中快速寻找起来,“‘我国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建造原理,同飞机起飞前的跑道是一模一样的,均是为了在机器起飞前,使其拥有足够的距离以提高速度。虽然,汽车不可能像飞机那样飞到空中去,但汽车在陆地上的速度,绝对不亚于飞机在天空中。因此,如果您已经拥有了一辆座驾的话,不妨在周末带上家人,开车到高速路上,享受一把飞驰的盛宴。’这句?也是您写的吗?”
“是的,也是我!”
“可是,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总编蹙眉瞪着我。
“有问题吗,我不觉的有问题啊!”
“不!”总编张大嘴巴看着我,“你难道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写的很好,没有问题!”
“大哥啊!您坐过飞机吗?飞机的时速最少都有700多公里呢!您确信汽车能达到?”
怪事连连,简直比我父亲年龄还大的总编居然叫起我哥来。
“哦?是吗?抱歉可能是我写错了。但汽车的速度是很快的,坐车真的有像在地上飞的感觉。汽车速度达不到飞机,应该也和高铁差不多吧!”
“高铁时速也有300多公里呢!”
“哦!口误,是动车,我老是把高铁和动车混淆。不好意思,是动车。”
“呼···动车时速也有200多公里呢!”我看到总编的眼睛已充满绝望。
“嗯哼?汽车时速达得到啊!”
“卧槽!你嗒吗到底开过车没有啊!平常的汽车开到时速120公里已经相当高了,就这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呢。要搁在城市里,你嗒吗能把车开到一百码啊?”总编吼了出来。
总编自己把自己气得不轻,大口喘着粗气,让人可气又可笑。
“总编!总编!您消消气啊!总编,您真的以为我不知道吗?但为了生活,我只是夸张一下罢了!”
“额···”总编愣住了,但缓过神儿来后,无奈的哼道:“啧啧!你还是回家夸张去吧!您这么夸张一下,差点把我们网站弄垮!”
“出门左拐是财务室,报销差旅费的地方,谢谢!”总编叹了一口气,在我关门时说道。
最后,我拿走了公司答应的差旅费;同时,我也被总编在网站上除名了。
就这样,我辞职了。好吧!被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