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给我们最深的感受就是什么都能吃,但药不能乱吃。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面上逐渐涌现出了不少的大健康产业,但是发展规模和数量层次不齐,无独有偶,今天写者要说的这叫上市公司恰好就是我们大健康版块的佼佼者,德生堂是如何从甘肃的一家小诊所发展为上市公司的呢?它的成功又能给到我们什么创业经验呢?阿里医药又为何心甘情愿的做他幕后的推手呢?接下来就跟着写手一起来揭开这家公司神秘的面纱吧。
一、从乡村小诊所到IPO,德生堂的创业二十年
1.医生变儒商
创始人龙岩先生,亦为医师及其董事长,创建了德生堂的附属公司金昌德生堂健康,开始经营一间综合门诊诊所,於甘肃省金昌市经营至今。
德生堂由龙岩先生、龙云先生、浙江昌啟及浙江壹学分别持有约 70.56%、1.44%、4.50% 及 4.50%。龙岩及龙云於 2022 年 12 月订立一致行动协议,确认并知悉一致行动关系。龙岩现年 55 岁,在创立德生堂之前,于 1990 年至 1999 年,就职于金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现称为金昌市人民医院)。于 1993 年底至 1999 年,他负责经营同一医院指定的普通门诊诊所。1990 年 7 月,他取得了中国甘肃省中医学校的针灸学专科学位。2004 年 7 月,他取得兰州财经大学(前称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7 年 1 月,他获得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8 年 7 月,龙岩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发展 GFD 项目的学生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德生堂的药店网络已发展到 1,047 家药店,其中在 22 个城市和七个省份拥有 931 家自营药店,在 58 个城市和 20 个省份拥有 116 家加盟药店。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其已开始销售超过 2 万个 SKU 的产品。于往绩记录期间,德生堂通过其互联网医疗业务共提供了约 29.1 百万次线上医疗问诊。
德生堂发展大事记概述
2.连锁药店IPO,德生堂喜迎政策东风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浅浅了解一下德生堂发展模式:
德生堂是中国领先的健康管理及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门从事药品医疗服务。其主营业务为产品销售,营收占比在97%以上,这其中,又有约9成销售来自处方药及非处方药。
借助2000年代初国家寻求规范药店经营管理政策的东风,德生堂打入了药品零售行业。截至2016年12月31日,德生堂在甘肃省、北京市、山西省和陕西省的13个城市建立了243家自营药店。
作为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德生堂零售网络主要包括线下零售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零售模式、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消费者)零售模式。公司目前主要依赖于线下零售,2022年前9月线下零售收入12.64亿元,占比74%。不过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以来已经关闭上千家店,2022年前9个月更是关闭了574家店铺。
目前,国内上市的连锁药店有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和益丰药房,门店数量分别为5155家、3234家、2778家和2233家;营收分别为78亿元、74亿元、75亿元和48亿元。按单店的平均营收粗略估算,德生堂的年营收约在12亿左右。
有行业人士指出,更少人到药店去买药,医药电商的发展符合政策及老百姓的利益,是未来药品零售的必经之路。而作为传统的实体药店,一些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已经感到筋疲力尽,实体药店在药品零售方面将进一步丧失竞争力。
3.历时二十载,德生堂终迎来IPO
1月30日,德生堂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阿里健康目前持有德生堂10%的股份。此次递交招股书后,德生堂有望成为阿里药品零售投资板块中,继漱玉平民、安徽华人健康后,第三家获批上市的连锁药店。
二、阿里持股德生堂,意欲何为?
2022年平安夜,阿里健康(00241.HK)低调送给连锁药房德生堂一份大礼。阿里健康宣布,以1.88亿元增资德生堂10%股份。
阿里的入股较为“温和”,不谋求绝对控制权、也不要求业绩对赌,这对于想做龙头的区域药店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双H战略(健康Health与快乐happiness)的重要一环,但阿里健康成立的时间并不长。
2014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联手云锋基金,1.7亿美元收购中信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54.3%的股份,阿里巴巴集团持股38.1%。同年10月,在港股上市的中信二十一世纪正式更名为“阿里健康”。
阿里健康从中信二十一世纪继承到了一个“金饭碗”——药品电子监管网。作为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独家运营商,当时,阿里健康近乎全部收入都来自于这个业务。阿里健康2015年半年报显示,电子监管网的收入为2137万港元,同比增长14.6%,而非电子监管网的收入仅有991.4万港元,且大多来自于利息收入。
但好景不长,2016年2月,食药监总局宣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的有关规定。阿里健康一度面临主营业务停摆的危机。痛定思痛,阿里医药开始发力医药电商。重新调整后,医药电商业务现已成为阿里健康的主营业务。
2017年5月,阿里集团将价值38亿港币的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在线业务注入阿里健康。
2018年5月,阿里健康宣布以约18亿股份(即106亿港元)收购天猫医疗器械、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年度商品交易总额已达人民币206亿元。
至此,阿里健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医药电商一哥”,马云的“医疗健康帝国”版图已渐渐成型。
不止阿里健康,医药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一波并购整合潮。2018年上半年,益丰大药房,新增门店440家,其中收购209家;大参林,新增门店449家,其中收购117家;而另一家中国的资本巨头高瓴资本,正在调动千亿资,摩拳擦掌金重组连锁药店。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作为药品流通的终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国医药分家“破局”的重任。随着“医药分家”、“处方外流”以及“降低医院药占比”等政策的推进,医院端有望逐渐将药品市场份额让给零售药店。这一趋势与全球现金国家的医药分离现状也十分吻合。
三、年营收超20亿,德生堂潜力到底有多大?
1.全渠道布局,多元化,多模式协同发展
德生堂主要业务包括线下零售、药品批发和医疗健康、医疗问诊服务。目前德生堂主要依赖于线下零售,2022年前三季度线下零售销售收入12.64亿元,占比74%,同比增长16%;O2O零售收入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15.3%。
近三年德生堂主营业务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从经营情况来看,德生堂的毛利率和四大连锁保持相近,2020、2021、2022年1-9月的毛利率分别为36.2%、34.5%、35%;净利润几年来扭亏为盈,分别-780万元、-4110万元和80万元。
从竞争优势来看,德生堂在区域竞争占据一席之地。根据中康通数据,就线下连锁药店而言,德生堂在甘肃省所有药品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在西北地区排名第三。
甘肃省连锁药店门店数排名情况
此外,德生堂经营了24家康养中心和49家中医诊所,两者通常开在公司药店附近或者在药店隔出空间运营。其中康养中心平均面积82㎡,设在药店主要提供中医理疗服务,包括拔罐、针灸、穴位按摩、瑜伽和普拉提等;中医诊所平均面积40㎡,可以实现双向引流。
2.万亿黄金赛道迎风起,德生堂的厚积薄发
2023年,医疗大健康板块似乎正在冰雪消融,曙光乍现。随着疫情防控放开,无论是一级市场融资回暖,还是二级市场近两个月以来港股医疗大健康反弹近40%,市场升温迹象明显。
整体来看,在疫情逐步放松背景下,一方面,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疫情相关药品需求增加,配合互联网医疗放开疫情相关首诊并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有望为群众购买药品带来更高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下,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管理的一站式需求尚未满足,潜力巨大。
厚积:疫情期3年,从3年前德生堂就开始了数字化建设、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全渠道药品零售市场进入拥有较高壁垒。要想在健康管理与健康解决方案领域做到全渠道药品零售,则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将传统的线下零售药店进行转型。新进入者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成熟的全渠道医药零售商的数字化水平。
在这一点上,德生堂已然成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前中后台数字化平台,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系统,有效且高效地与众多的上游供应链企业进行对接,凭借强大的自动数字化仓储管理能力以及线下药店网络对其进行加持,数智化及技术驱动型运营提高了管理和运营效率。
在疫情爆发的三年中,德生堂通过数字化建设,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表现出卓越的内生增长动力,并且在疫情反复中依旧充满韧性,这一点在同业中实属难得。
公司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四、大健康领域规模万亿,谁主沉浮?
受到人口老龄化以及突发疾病暴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以及家人的健康问题,中国坐拥全球领先的电商环境,然而医药电商却是朵阳光雨露下发育不良的花,在医药分家等政策相继落地的当下,未来医药电商将迎来高速的发展,而阿里正站着这个千亿市场的风口之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除了阿里,一众互联网企业,自身携带O2O基因也杀了进来。平安好医生收购众益康,进军B2B医药电商领域。京东收购青岛安吉堂大药房,布局线下连锁药店。
未来医药零售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线上线下相互导流,在“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之外,探讨更多基于地理位置的、基于医药消费大数据的医药新零售。这方面,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人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如今刚刚扭亏的德生堂,能否带着背后资本的期望,开启一场药品零售的资本盛宴马云曾经说过:“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大健康领域。德生堂无论是从发展模式还是整体的发展架构上来看,整体还是很不错的,业务收入也在稳步攀升,新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德生堂的未来潜力无限,期待德生堂和阿里能共同携手创造出一个“健康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