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销售

其实,销售人员和顾客进行讨价还价是很不明智的,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试想,双方在这一过程中要浪费多少时间,这些时间也许可以赚更多的钱。同时,顾客和销售人员之间的讨价还价是双方不信任的表现,而这种不信任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因此,要想销售成功,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应消除顾客害怕被骗的心理。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1.尽可能快地取得顾客的信任

    乔·吉拉德曾经这样说:“要想到,顾客购买汽车的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他们大部分都是不富裕的工薪阶层,所以他们把买车看成是一生最大的一笔投资。他们希望自己的钱花得值得。他们不希望自己买到的是赝品,被人嘲笑。他们希望自己所购买的产品能被人看作是明智的选择。因此,顾客会怕你,害怕你欺骗他们,而这一行很多行骗的故事更加深了顾客对销售人员的不信任。所以,首先要让顾客信任你,消除他的顾虑和担忧是非常重要的。当顾客信任你了,购买到你为他推荐的产品,享受到你提供给他的优质服务之后,他就会喜欢上你,而且会把你的产品和服务到处传颂。于是,你的口碑就建立起来了。因此,你不应该把顾客仅仅看成一个单一的购买对象,你应该把他看成250个人。你让一个人满意了,就会带来250个人的光顾;反过来,你惹恼了一个人,你就会失去潜在的250个顾客。”

    因此,当你遇到顾客砍价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因为你说得越多,客户反而越怀疑。你一定要找出他无法接受你销售的产品的真正原因,想办法消除客户的心理障碍,让自己成为客户的朋友,这样客户才会和你合作。

    通常,客户怕被骗的心理会让你们的沟通产生障碍,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机会。这种客户常常是想买产品,但是总希望你能把价格降了再降,所以会找同类商品如何优惠的说辞来刺激你。这时,你要让客户了解,任何一种商品都不可能在各方面占优势,你要重点告诉客户买你的产品能获得什么好处,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减轻他担心买贵的顾虑。如果有什么优惠活动,你也要提前通知客户,把利益的重点放到客户身上,让客户觉得自己获利而不是被骗了。

    还有一部分客户是担心商品的质量或功能,对商品没有足够的信心。此时,你不妨直接告诉客户产品的缺点,这比客户自己提出来要好得多。

    2.满足顾客的心理平衡

    对于顾客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物有所值的商品。可是即使他们非常喜欢某件物品,身为销售员的你也不能因为顾客喜欢就漫天要价。或许顾客确实是因为喜欢那件商品,购买的时候很爽快,可是等他冷静下来回想,也许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到时候你就会失去这个顾客。而且他还会把这件事情到处去宣传,那时你的口碑就会变差,而你失去的也将不仅仅是他一个顾客。

    总之,在销售的过程中,顾客心存疑虑是一个共性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就会给销售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因此,销售人员一定要努力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善于接受并巧妙地化解客户的疑虑,使客户放心地去买自己想要的商品。顾虑是心与心之间的一条鸿沟,销售人员只有把它填平,才能到达成功交易的彼岸。

    销·售·金·言

    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打动客户的心。因为心是离客户钱包最近的地方,是客户的感情所在。也就是说,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应当通过打动客户的感情,从而让客户产生购买的愿望。

砍价,是现代市场上很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顾客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们有一种被骗和不平衡的心理。只要你了解了客户的这种心理,那么你就会觉得客户的砍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嫌货人才是买货人

    俗话说“嫌货人才是买货人”,对产品挑剔的客户才是好客户,也是有希望购买产品的客户。所以,作为销售人员,当遇到挑三拣四的顾客时,一定不要轻易否定顾客的购买欲望,要学会识别客户挑剔、拒绝背后的真正意图。

    王先生是一个水果摊的摊主。一天,有一位顾客来到他的摊前,拿起一个苹果左看看右看看,然后说:“你的水果也不怎么样啊,一斤还要卖五块吗?”

    “呵呵,您放心,我的水果不能说是这一片最好的,但绝对不差,您可以和别家的比较比较。”王先生满脸堆笑,不紧不慢地说。

    “太贵了,四块五卖不卖?”顾客说。

    王先生笑眯眯地回答说:“女士,我要是一斤卖您四块五,对刚买过我水果的人不好交代吧?何况这个价钱,真的不能再低了。”

    无论顾客是什么态度,王先生一直保持着微笑,而且笑得一直那样亲切。虽然这个顾客嫌东嫌西的,但最后还是以五块一斤买了些。

    王先生感慨地说:“嫌货人才是买货人啊!”

    明明嫌水果贵,又嫌水果不好,可是为什么那个客人最后还是以五元一斤的价格买了呢?这种事情对于销售员来说常常会遇到。当你向客户销售某种商品时,有的客户会拿起产品,左看看右看看,不是嫌贵就是嫌这不好那不好。如果是不懂行的销售员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就会顺着客户的要求,降低价格把商品卖出去。不过懂行的销售员则是不会卖的,因为他们知道客户挑拣、指责商品背后的真实意图。

    首先,客户是想要买这种商品。当他在对你的商品挑毛病时,其实就是他对此产品真正感兴趣的开始。他如果不感兴趣、不想要的话,就不会看得这么仔细,更不会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了。

    其次,客户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优惠。客户之所以指责你的商品,就是希望他的这种指责能够给你带来影响,其目的就是想要你自己主动降低价格,并且把这种价格降到最低程度。

    那么,身为销售人员,应该怎样来应对这种指责呢?

    1.用微笑来面对顾客的指责

    微笑是销售人员打开顾客心灵之门的钥匙,也是提升自己形象的手段。同时,这也是销售人员的一种修养。像上面例子中卖水果的王先生的修养就很好,他在客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情况下,能够始终保持亲切的微笑,说明他有很强的职业道德,拥有能接受他人对自己提出批评的宽阔胸怀。因此,客户面对这种微笑时,会不忍心继续指责下去,那样他们就会接受销售人员最初提出的价格。

    2.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上例中的王先生在客户的再三指责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价格,这主要取决于他对自己的水果很有自信。如果他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的话,他肯定会在与顾客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败下阵来。

    3.面对客户的指责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在销售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原则,当客户讨价还价时,不能无限制地降价,否则自己肯定会吃亏。只要自己的商品是货真价实的,就应当坚持自己定出的价格。

    销·售·金·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产品也是一样。可是,客户花钱买东西总是希望能获得完美的产品,所以对你提供的产品总会怀有挑剔的心理。不过我们知道,无论是企业还是销售人员本人,都无法提供完美的产品。重要的是,你要以销售人员的专业水准让这类客户明白,你的产品虽然不如他理想中的完美,却是现实中不可多得的实惠选择。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合情合理的解说与劝服,客户的挑剔心理就会不复存在。

每个人都想得到优惠

    “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这是流行在销售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购买活动中,客户有爱占便宜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如果客户有了占便宜的感觉,他就容易购买你销售的产品。

    看下面这个销售事例:

    一位在商场看衣服的顾客相中了一款新上市的衬衫。他一看衬衫的售价是300元,就跟销售人员讨价还价起来:“太贵了,150元吧!”

    销售员说:“那可不行,您看看这质地,再看看这款式,可是新上市的哦。您给的价太低,连成本都不够,这样,我看您也诚心诚意买,您给加点钱吧。好不好?”

    顾客:“这样吧,你痛快我也痛快,180元吧,卖不卖?”

    销售员:“好吧,成交,算交了朋友。”

    顾客认为得了便宜,付了钱,拿了衣服高高兴兴地走了。

    实际上这件衬衫成本价加上物流费、库存费等费用一共不到80块钱。顾客只是感觉占了便宜,实际上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与此相类似的,就是商场的打折之风。

    相信很多人去超市购物时,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如果超市有打折促销的活动,肯定就会有很多人大包小包地从超市里拎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打折促销的商品便宜,可以让自己少花点儿钱,每个人都想得到优惠,都喜欢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因此,有的销售员为了能增加销售额,就会推出一些免费的体验服务,或者找出一些免费的东西来作为招揽顾客的噱头。

    在一次规模宏大的玩具展览会中,A玩具公司的展台不幸被安排在了展览会馆最偏僻的6楼,由于人们都不想上那么高的地方,所以A公司的玩具参展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几个人来看。后来A公司的负责人急中生智,他在第二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展会的入口处散发了一些别致的名片,名片的背面写着“持有这张名片可以到6楼A玩具公司领取玩具1个”。这个方法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仅半天的时间,6楼就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A公司参展结束。人气为A公司聚集了不少财气,A公司也以给人优惠的方法把营业额提到了最高。

    A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高营业额,就在于它抓住了人人都想得到优惠的心理,以小恩惠为公司带来了大收益。做销售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抓住客户心理的并不多。而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员,你就得学会利用人们的各种消费心理来达到销售的目的。

    优惠说到底是一种手段,其本质就是用小利益换来大客户。大多数客户都只看你给出的优惠是多少,然后与你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果你没有让客户感觉得到了优惠,客户就可能会离你而去。因此,你不但要注重商品的质量,还要注意满足客户的这种想要优惠的心理需求。

    另外,优惠是客户把同类商品进行比较后得出的一种自我判断,消费者不但想要得到优惠,还希望“独占”。所以你可以利用客户这种想要独占优惠的心理,满足他这种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定要把产品卖出低价。你可以在优惠的同时,传达给客户这样一种信息:优惠并不是天天有,你很走运。这样,客户的心里才会更满足,也才会更加愿意与你合作。

    如果你销售的商品在某方面存在不足,你也可以采取优惠的手段让他们满意而归。如果客户对你的商品提出意见,你千万不要直接予以否定,而要面对产品的缺点,然后用产品的优点来抵消这个缺点。这样客户的心里就会感觉平衡了,同时加快自己的拍板速度。比如,当客户说你的商品质量不是很好时,你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产品确实有点儿小问题,所以我们才优惠处理的。不过虽然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影响使用效果;并且以这个价格买这种产品的确很实惠。”这样一来,你的保证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使客户产生购买欲望。

    销·售·金·言

人人都是投机者,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现代社会,在最短时间以及最小投入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且囤积获取的价值。这是人的本性。将获得的价值最有效地利用起来,延长获取的价值的使用时长,让其更有效地服务于自己。

    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

    很多客户都有从众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在消费过程中,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好多人都喜欢凑热闹,当看到别人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抢购某种商品的时候,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抢购大军中去。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独自处于某种环境里时,警惕性可能会很高,心理防线就不容易被攻破。但是如果还有其他人同处在一种环境里,他就会觉得自己比较安全,别人有所行动时,他也会跟着行动。身为销售人员,要想提升自己的业绩,就要抓住客户这种从众的心理。

    利用客户从众的心理又称为“销售的排队技巧”。比如,某商场入口处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伍,从商场路过的人就很容易加入到排队的队伍中。因为当人们看到这种场景时,第一个想法就是:那么多人围着一种商品,一定有利可图,我也不能错失这个机会。这样一来,排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但是事实上,这些人中真正想买的没有几个,人们只不过是在相互影响,他们认为其他购买的人总比销售人员可信。可以说,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促成交易,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日本有一位名叫多川博的著名企业家,由于他对婴儿专用尿布经营得很成功,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70亿日元,并以20%的速度递增。这样辉煌的成绩使他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尿布大王”。

    在多川博创业之初,他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游泳帽、雨衣、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可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不是很稳定,曾一度陷入倒闭的困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250万,如果每个婴儿每年用两条尿布,那一年就得需要500万条。于是,他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

    尿布生产出来了,并且采用了新材料、新科技,质量上乘。为了引起市场的轰动,公司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可是在试卖之初,却无人问津,生意非常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先生万分焦急,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自己的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队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竟然吸引了这么多人?”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尿布畅销的热闹氛围,从而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的不断销售,人们逐渐认可了这种尿布,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还出口他国,在世界各地也都十分畅销。

    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之所以畅销,就是利用了客户的从众心理来打开市场的——不过前提是尿布的质量好,在被客户购买后得到了认可。所以销售最终还是要以产品质量赢得客户的,而利用其心理效应只是一种吸引客户的手段。

    因此,作为销售人员,就可以采取吸引客户围观,营造热闹的营销氛围的方法,来吸引更多客户的参与,从而达到制造更多的销售机会的目的。

    当然,这个队伍不一定非是有形的,还可以让客户在心理上排队。比如“您真有眼光,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最适合您这种职业的人穿”,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利用了客户从众的心理,让他们在心里排队。听了这样的话,客户就会觉得赶快跟上潮流才是唯一的选择。这就是“排队”销售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的别人的,挺有道理! 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说服客户,一流的销售高手必定也是顶尖的说服高手。 沟通的目的有时是...
    GaoDavimn阅读 1,560评论 0 0
  • 全文共13958个字,文章虽长,但千万不要因此而错过。 一个普通人,如果他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思维有了模型阅读 3,680评论 1 5
  • 关于销售的调整和技术改变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当豆子卖不出去的时候,犹太人就把豆子带回家,让...
    混儿姐阅读 4,005评论 0 51
  • 一、售商三原则。 对于销售,猫叔有三个原则: 1.不要轻易出售自己的服务,除非遇到对的人和对的价格。否则,后续的麻...
    时间会给你答案阅读 2,435评论 0 1
  • 销售技巧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但既然决定从事销售,必要的学习与练习以及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樊笼ing阅读 3,890评论 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