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梦鸽
心理学上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将目光投向学生个体,学生获取关注,自然而然便产生一系列令人为之惊叹的改变!
开学一个月,由于所带班级人数多,各个年级差别大,教学工作实行起来略显吃力,尤其是每个班级总是存在几个“调皮鬼”,上课纪律观念差,爱嬉笑打闹,影响整个班级秩序,令人头疼不已。正为这个问题苦恼之际,突然想到了心理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决定试一试。
六年级就有这样一名“调皮鬼”,课堂上常常与周围同学嬉笑打闹,扰乱课堂纪律,屡教不改。下午放学后,专门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单独将这个调皮鬼叫到身边,一番交谈下来,发现这个调皮鬼机灵,聪明,是个需要关注,急需帮助他养成好习惯的孩子。于是,接下来,每天放学后单独检查作业,批改谈话,课上及时给与他关注,给与肯定的目光,每堂课都将目光投向他所在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
几天下来,这个调皮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英语作业慢慢交的勤快了起来,课堂上左顾右盼的情况也大大好转,更是变成了我的一个小小助手。布置作业以及督促同学们写作业这个任务都派给他,这个调皮鬼变成了认真履行职责的小助手。虽然时时还会“旧疾复发”,但只到及时的拨乱反正,便会收敛很多。
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期望效应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包括“调皮鬼”们都是渴望被老师关注,被老师的目光锁定,给予关怀和帮助。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的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的作用,争取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