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普和熟普的区别
1.加工工艺的不同
加工工艺的不同是生普和熟普最根本的区别。简单来说,生普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自然的陈放,然后通过一些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等工序而制成的普洱茶。
而熟普不仅要经过自然陈放、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等工序,还需要对茶叶进行人工的“发酵”、“渥堆”等工序。所以说,熟普的加工工艺相比生普要更复杂一些。
2.茶叶内含物不同
除了外观上的区别之外,生普和熟普在茶叶内含物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主要是由于“渥堆”和“发酵”工艺造成。生普由于没有经过渥堆和发酵等工序,因此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比如茶多酚。而熟普经过渥堆发酵之后,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转化,茶性由寒转温,苦涩味、青臭味大大消除,使得滋味变得更加醇厚。
3.茶汤和叶底的不同
对于不熟悉生普和熟普的人来说,除了通过茶饼颜色,还可以通过茶汤和叶底的颜色来对两者进行判断。生普的茶汤是黄绿色,而熟普是红褐色。不管是生普还是熟普,它们的茶汤都应该是透亮而不含杂质的,如果茶汤浑浊,说明该茶的品质并不好。其次,通过叶底的颜色也可以分辨生普和熟普。生普的叶底呈现黄色或者黄绿色。而熟普叶底呈现红褐色或黑色。口感上的差别,生普和熟普在口感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新茶和老茶之间,差别更为明显。生普,尤其是新茶,口感苦涩,刺激性较强,回甘快,有花果香或果蜜香,储存一段时间之后刺激性会减弱很多。而熟普的口感较生普更为柔和,有陈香,气韵足,这是由于茶叶熟化所产生的结果。
二、七子饼普洱茶的区分
七子饼茶时代大致从1972年算起,其名称来源于茶纸包装上有“云南七子饼茶”几个大字,主要由三大国营茶厂生产。
实际上,虽然七子饼品种繁多、版本复杂,但每款茶的外包装印刷都有特定标志和时代特色,这就构成了辨识的主要依据。
如果按照包装印刷特征来划分,勐海茶厂七子饼茶从70年代到2004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3-1980年初,小七+尖出内飞,大口中为主,偶有小口中;
1980年初-1992年,小七+细字平出内飞;
1993-2004年,大七出现,部分茶品复刻小七。从中可以看到有些时间线是重叠的,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国营茶厂使用包装纸和印刷比较随意,并没有确切的年份划分。
1993年是辨识中茶版七子饼的重要年份。由于大部分七子饼的印刷字版都相同,难以辨识,1993年之后,七子饼茶的包装印刷进行更版,后面生产的七子饼茶,一般都采用“大七”,即茶版上“云南七子饼”的七字比较宽扁大气,同时外包装英文字母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