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结束了第二天的考试,吃完饭,又匆匆忙忙准备第第三天的了。稍作休息,儿子便伏在书桌前,将历史、化学的笔记又翻检了一遍。“虽是强项,也得再过一遍”,他自言自语道,手指在重点处来回划动。我端来西瓜、茶水,看见他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竟哼起了小调。想来是只剩明日最后两科,紧绷的心弦反倒松了几分。
我坐在他身旁,一边看着他专注地写题、核对答案,一边整理着这两日被搁置的工作记录。沙沙的书写声与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静谧的夜里谱成一曲独特的协奏曲。
早上,我早早就去买了他爱吃的煎饼果子,喝杯水,就是他的一顿早餐。这两日,只顾得给他买早饭,我都没有吃过早餐,可能真的是忙忘了。
考点外,送考的老师,和每一个孩子击掌,班主任老师把儿子拉在旁边讲了注意事项,暖心的鼓励,贴心的话语,让他又增添了几分底气。我想他应该会晚点进去,可是习惯早到的他还是要早点进去。也罢,由着他吧。此刻,才刚刚7:30。
考点外的树荫下,80后的家长们各自安营扎寨。有支起小桌煮茶的,有躺在吊椅上晃悠的,更有甚者直接在草坪上铺开野餐垫刷视频。最妙的是公共卫生间前的空地上,几位父亲竟架起了便携茶炉,俨然一副野炊的架势。这般闲适的场景,倒真应了时下流行的“松弛感”之说。
看着家长们都准备好了花束,此刻,我怎么能做个扫兴的家长,也去挑了一束“前程似锦”花。
考试快结束了,考点外已聚集了不少家长,人人手里都捧着花,彼此相视一笑。当人流慢慢移动时,儿子走出了考场,脸上掩不住欢喜,我突然明白:这一束花,不是庆贺,而是慰藉。
“终于结束了”,他接过花束,将脸埋在其中深深吸气。T恤后背的汗迹还未干透,但脚步已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三日的陪考时光在蝉鸣与花香里悄然画上句号,此刻,种种滋味交织缠绕,化作眼眶里打转的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