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处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国家安全领域的法治建设为国家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一方面,不断完善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能够明确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以及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国家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无论是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还是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都需要明确的法律规范来界定和保障。另一方面,严格的国家安全执法能够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只有将国家安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安全的长治久安。
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是把握国家安全全局的关键举措。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宏观的角度对事物发展进行谋划和指导。在国家安全领域,完善的战略体系能够帮助我们高瞻远瞩地把握国家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安全工作。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调整国家安全战略,能够使我们在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时更加从容、主动。同时,制定各领域的国家安全战略规划,将国家安全战略切实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的各领域全过程,能够确保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完善国家安全政策体系是推动国家安全工作落实的有力支撑。政策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能够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贯彻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部署落地见效。例如,在经济安全领域,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在文化安全领域,制定文化保护政策、文化传播政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政策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完善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重要前提。“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家安全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准确研判、科学预警各种安全风险,为防范化解风险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推动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国家安全风险治理由事后反应、被动应对向事前预警、快速反应转变,能够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能够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提高人们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
总之,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各方面的建设,形成体系性合力和战斗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