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看电影的时候,升起这样的意识, 自己的格局可以很大,很大,要一直不停地扩展,打破界限。有时候被现实局限,其实想想是可以有更大的格局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如果你的内心无限大,无限大,是可以包容任何事物的。
拉高维度,扩大格局, 就像接触了解一个人,读一本书, 除了详细了解她/他的每个面向,读每一章节的内容, 还要跳出来整体去看到全貌,去看见活生生的生命,传递能量的文字。而不是断章取义、仅由自心的投射妄下论断。散怀抱, 你得先有, 才能散, 你能看到什么, 取决于你内在有什么和它相应。
2.在林糊糊的小红书读到这句话:安静下来, 免除浮躁之苦,慢慢心眼都从混沌到亮堂。从一个较为粗糙昏噩的状态,进入到调伏清明。于是才会有灵机闪过,才有可能瞥见来这一生的意图。想到最近尤其喜欢在运动跑步之后坐在湖边静坐,睁开眼睛周围一派亮堂、焕然一新的感觉。
由此想到日积月累,心眼亮堂了,看周围的一切是不是都是新鲜的样子,以一种新的角度看见更多不一样的精微面貌,不再像以往那么晦暗无明,视觉被净化,看到的世界更鲜活、更明亮、更清晰,鸟叫声更嘹亮了。由此也升起融合的、活起来的精进之心。
3.不是有力量了再承担, 而是在承担中获得力量。 不是有了敏锐的感知力、学习力、 记忆力、觉察力、 情绪的控制力才能把日常生活经营好, 而是在日常做的时候, 自律而专注,增强了这些方面的能力。你总得在一处安心生活, 在一处安放身心, 不然来这世上一遭, 只体验痛苦不堪和混乱,那多枉这一生。缺点和优点都是一体的两面,境随心转。 深入一门精进愉悦自己, 深入一门治愈内心, 提升力量、定力、 专注力、 感知力、 敏锐的观察力、觉知力。总得在一门上有深入的发言权 。
死磕的能力、 思维的能力、 忍耐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锻炼也是要先定于一件事上, 锻炼提升这些能力而后迁移。书写、 静坐、 读书、 书法、 做饭、 摄影、瑜伽这些事情锻炼的能力是可以互相迁移融合的, 是互相促进的。
生活就是要解决一个个问题的, 着手解决问题, 少说,多做, 有趣, 多读读有趣的灵魂。 在一个点上有践行, 有知, 领悟道, 也会在看电影、读书有更多的理解的切入点,会有更多的营养源泉滋养流向你 。如此这般生活越来越有趣,越来越丰富生动,越来越知行合一,这般活起来的生活,活起来的灵魂,怎么会不爱呢,怎能不升起勇猛精进之心呢。
3.对真相、 对秩序、 对归位的认知太重要了,一旦生活中发生感受上的纠葛、痛苦等等情绪问题,可以立即觉察到自己的不归位,有时候不仅仅是觉知力不够,而是不知道秩序是怎样的,胸中没有纬度高的格局,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忘记了初心,偏离了本体。觉察到偏离了秩序,就不会在小我的局限中困扰太久。我们太容易被现实、被自身的情绪局限在狭隘的空间了,一份关系的破灭,一次不公正的对待等等一系列让自己糟糕的状态,其实是看不见自己拥有的“大海”,内在的神性,一叶障目,为一点点的失意哭泣,我们拥有的不止是外界的物质,代表身份的附属物,更重要的是践行秩序,看见自己本身的创造性,现实是自心的显化。
要强大到拒绝外界的时候, 说我要尊重我的自由意志, 不是基于角色、基于外界的期待和标准绑架自我。若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从琐碎的不归位的事务中梳理和抽离的能力,最容易的就是沦陷,被动地带入,被惯性和惰性累成面目模糊的灵魂。越是在强大的情绪中 越能觉察抽离 越能锻炼提到提升 打怪升级
4.平时任何不舒服、情绪、痛苦、压抑、受挫、身体不适的感觉等等都是一个警报器,包括控制的念头,想让外界、让别人以你的意愿呈现,都是在提醒自己的不归位,要去觉察自己,看见背后的真相。要珍惜每一次问题的发生,每一次不舒服的感受背后一定是无意识层面的东西浮现出来,想要告诉你什么,想要让你去深入看见事实,看见真相。不然还是无意识地压抑下去,以惯性模式反应,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失去了看见与转化的机会。
上述文字是最近一次和父母沟通,对自己的反思,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其实也是自己不够临在,意识不够纯粹,上演了小我的把戏。觉得父母不认可我,其实是我自己不归位。梳理写出来,觉察到自己对于父母行为的反应模式,是根深蒂固的习惯性的,看见无意识的假设和期待。
他们认同你或不认同你,真的会对你的本来面目造成差异吗?所有这种没有被审查过的假设,创造了很多负面的情绪,还有很多不必要的不快乐。
要保持警觉。你心智中来来去去的思想,是否有些是来自你父亲或母亲,而且已经被你内化的声音?它们会说:“你不够好。你永远不会有什么成就。”或是以其他形式的批判或论断出现。如果你有觉知的话,你就会认出来这个在你脑袋里的声音就是:一个被过去所制约的旧思想。你不会需要再去相信你所思考的每一个念头。它只是一个旧的思想罢了,如此而已。觉知就意味着临在,而只有临在能够化解你内在无意识的过去。
你和父母的关系不但是你最初的原始关系—为其他后来的人际关系设定了基调,它也是一个测试你临在程度的好办法。在一份关系中,如果双方过去有很多纠葛,那么就必须要更为临在,否则,你们会被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过去。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