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略一算,自己重新拾起读书的习惯已经快一年半了。一切始于2015年的感恩节,一冲动买了正在打特价的Kindle Paperwhite,希望能够重新开始看书。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自己当时的冲动。坚持着每天读书,一年半的时间读了、听了大约50本书。同时在罗胖的“得到”APP上订阅了三个专栏,希望能够吸收到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刷公众号,微博以及微信时看到的似乎很有用的碎片化知识。虽然对于浩瀚如海洋一般的知识世界来说,区区50本书如一粒谷子一般渺小,但他们给我带来的获得知识,感受进步时的愉悦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读书真真切切的改变了我。
读书改变了我所认识的世界。青蛙坐在井底以为世界就如井口一般大。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以前的我也是静静的沉浸在一堆堆专业的文章上面以为这就是我生活之外的全世界。当我逐渐通过读书接触了不一样的知识,更广阔的专业,我发现自己潜心研究的只是工程应用。遵循着“机械思维”方式,我可以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确定的问题,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标准模型,甚至可能永远没有解。在没有准确模型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用概率和统计方式来描述问题;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时候,我们需要探讨各种可能的因素以及他们作用的方式;在因果关系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可以探索其他方面的相关性。
读书改变了我思考的方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看似相互矛盾的观点并不妨碍它们的共存,也还都有自己的道理。发展经济,是要公平还是效率优先?社会保障,是要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政府管理,是要面面俱到还是乐观其成?宏观世界是如此热闹,到处充满了不同观点之间的撞击,更何况还有从微观世界带来的又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
其实事物何止只有正反两面,更多的维度和角度会带来更多的思考。从最近的热门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人窥视到高层的政治生活,也有人看到阶级固化和草根出身的思维局限性;有人观察官场的升迁之路,也有人感叹畸形的政商关系;有人喜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达康书记,也有人惋惜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一部戏都有如此多的角度来玩味,对于生活更是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论题贴近生活的《奇葩说》,每次看似正反两方面的辩论,又何尝不是每个辩手在各个维度展开来辨述己方观点的合理性以及攻击对方的弱点。
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我们想透彻理解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怎么办?有人可能去谷歌一下,看看维基百科,又或去微信上问问神奇的朋友圈。以前我也是这么做的,不过现在的我会告诉你,去读书,而且不止一本,支持和批判的都去读。读书能让你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理解这个问题。例如,几乎所有讲机器智能和大数据的书都会举谷歌利用大数据在2008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还要提前两周成功预测流感的例子,但是在《意会》中麦兹伯格会告诉你,谷歌就没有预测到2009年H1N1的大爆发,之后还误报了几次。这样的例子不是为了否定大数据在预测方面的应用,而是让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的优点和局限,让自己能够明确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扬长避短,将人工智能技术为我所用。
一直以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让我明白了如果想深刻理解知识,那就把他们写下来,通过笔记或文章记录,甚至可以发表学术期刊或者演讲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书中得来知识也应该如此得到强化。
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撷取百家的观点,借鉴前人的经验,吸收专家的知识。为了让自己能够深刻的理解,对书中知识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未来简史》里一个有意思的公式“认知=知识*敏感度”。知识从大量的阅读,体验和学习中获得,而灵敏度就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举一反三。
灵敏度不同对问题理解的维度和深度就会不同。论语中,子贡说:“贫穷而不阿谀奉承,有钱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了;不过,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有钱却谦虚好礼呢。”子贡说贫穷的人不阿谀奉承,富贵的人不骄奢张狂,都是基本的要求。老师的回答是贫穷要乐于讲究道理,富贵了要知书达礼。后者从更高的一个层次提出了根本上的处世之道。两相对比,灵敏度的不同立见。
但是读书时思考的局限性在于其是离散型的,看到哪就想到哪,而且很快可能会忘记。那怎么做可以把离散的思考串在一起呢?写作。
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输入做基础。没有足够的输入很难有流畅的输出。输出又要求表达清楚,逻辑自洽和前后连贯。输出的过程如反馈一般引导作者一方面深入思考已有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又让作者自查还需要哪些方面更多的输入。这个闭环系统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强化输入的效果,提升灵敏度。
写作更重要的是会激发思维的发散。写东西不仅仅是将读到的内容复述一边,更多的时候作者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把不同的材料组织起来,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
因为这些原因,我一直希望能够不停地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开始总是艰难的,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作没有捷径,唯一能做的就是马上动笔,从现在开始,马上开始。
学到有用的写作技巧,是我下一步的目标,我对此充满信心。古人吝于传授自己的经验,是因为“教了徒弟,饿死师傅”,但时过境迁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总是能找到方法提高自己的技能,很多达人更是乐此不疲的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技巧。写作也不例外。对于写作技巧慕课上面有很多课程,有心的话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不求闻达于庙堂,但愿结缡于江湖”。写作更是为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以文言志,以文会友。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岂不快哉。
问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多远?如果能够通过写作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同时在文字中激发自己能够更好,更深的思考,自觉已经足够。
问自己会写作到什么时间?我希望是伴随着自己走下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思考不怠,写作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