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想学习和分享昨天樊登老师讲的《创始人》,的确很受启发。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创始人和领导,但是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挑战和改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准备在随后多读几遍,深刻领悟进入新环境后如何快速挑战自己,发挥效能,再和大家分享。
而今天早上学习英语麦克风,恰好听到其中的一段话,让我有一种心灵被击中的感觉,迫不及待地要来记录和分享一下。把这段话先放在这里:对别人耐心,是因为有爱;对自己耐心,是因为有希望;对上帝耐心,是因为信仰。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缺的是时间,最缺的是耐心。在上下班的路上,你会发现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宁抢一秒,不等三分。
我们对他人没有耐心,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爱,这个爱是一个广义的爱,可以看做对世界的好奇和关心。成长带给我们成熟,也带走了我们的好奇和求知之心。我们感觉自己这双眼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任何新闻和消息,带给我们最多五秒钟的叹息。这也是人之惰性所在,因为关注别人,聆听别人,就意味着自己要努力打破旧有观念,接纳新知。
于是,每个人都带着一脸麻木,每天沿着已有的轨迹生活,还心生抱怨。而一旦有人建议他们学习点新知,就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放弃。学点英语吧,感觉自己年龄太大,学点画画吧,感觉没什么用。学学烹饪,又觉得费时费力还要收拾。
哪怕是对身边最亲密的人,比如孩子,比如爱人,比如父母,也耐不住性子。对孩子还好,对爱人也有一些克制,对父母则基本是毫不掩饰。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父母的生活毫不关心,认为他们已经老去,甚至腐朽,是自己奔向美好生活的阻碍。
而对待自己,我们有多少耐心呢?从各种社交,虚拟社团上流传的“教你30天讲一口流利英语”,“如何在两周减重十斤”,“三周带你看完十本书”等等,我们也能看出人对自己的耐心也是严重匮乏。为什么要追求快速高效,说的坦白一点,就是我们对自己不抱希望,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够为着一个目标,坚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同时,也是因为周围一切都太急躁,每个人都在催着赶着往前走,各种deadline一个一个砸来,身边的人好像都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你看他工作两年就升职加薪,她毕业一年就结婚生娃,他和她结婚不久就买车买房。这个时候,即使我们想要潜心钻研,也被周围的环境和舆论裹挟向前,欲罢不能。
有一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偶尔也要停下来好好想想,这些是我的目标吗?我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我对自己人生期待是什么?只有拿好奇心为自己掌舵,以爱希望做帆,才能驾驶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船,驶向正确方向。
最后,以樊登老师分享过的一句话结尾(意译):要学做一朵花,静静在丛林里开放。既不孤芳自赏,也不期待成为身边的哪一朵。而这恰好成就了她独一无二的美丽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