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的QQ背景墙上有一张图片,是一群高中生样子的男孩站在桌子上。除了那些男孩子帅气青春一点,也没有很特别。奇怪了很久,忍不住问她这张图片的来历。
她说这是电影《死亡诗社》的一个场景,并推荐我看一下。我一听这名字还以为是鬼片,便失去了观看的勇气。后来她解释道是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的故事,我便下了决心要看。毕竟周老师推荐的,于是便买了会员看。周老师有一股来自大地的平和之气,虽然有时候平和得让你着急,但是那种气质还真是你羡慕不来的。
从我口中讲述这个电影会让它失去原本的色彩而变得暗淡无光,所以我不讲故事,故事不是我的。
电影中有很多诗很美妙,有很多句子写得很好。不敢自诩了解,所以只能在心里默默欣赏,不敢妄加评论。所以这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肚子里没墨水,自己说出来也觉得没底气。(这里要衍生出《论多读书的重要性》10000+字)
故事发生在一所美国著名寄宿制高中威尔顿中学,如中国所有的重点中学一样,这里的中学生在为升入更好的大学做准备。他们称这所学校为地狱学院,可想而知其中的封闭、压抑。
新学期开始,基廷来到这所学校任英文老师。故事由此展开,基廷一出场我们便知道了这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师。
他第一节课便带同学们参观之前毕业生的照片,聆听他们的声音,最后告诉同学:seize the day!他在上文学课的时候让学生撕掉导论如何评判诗的好坏部分,要他们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和中国的古话,尽信书则等于无书不谋而合。他告诉学生,医药 法律 商业 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诗 美 浪漫和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但诗 美 浪漫和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我们都为这些不必需的东西而活,但恰恰是这些不必需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有动力得以延续的动力。
他站在讲桌上,告诉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环顾四周,要有胆量出发,找到新观点。他让学生一个个的站上讲桌,让他们体验有什么不同。
学生们最后自愿重新成立了古诗人社,晚上打着手电筒到离学校较远的山洞去读诗。可能大家觉得去山洞读诗太怪,读诗嘛,哪里不可以,非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吗?
但我觉得这里有其巧妙之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高中熄灯以后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的经历,为什么要在被窝里看书呢?仅仅是因为平时时间不够吗?你们有没有因为这个时间只属于你,你此时学到的东西只属于你,而这些东西让你在心里感觉你优于别人呢?而这些感觉会在这充满异味的被窝里发酵,最后让你肯定自己的不同,你为这不同喜悦自豪。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需要这份不同来鼓励自己。但是在教室读诗,和在山洞里读诗绝对是不一样的体验。诗来源于生活,而感受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是亲近大自然。可以说诗就和大自然一样,神秘美妙,包纳万物。在山洞里读诗,就像在大自然中感受其奥妙,让诗还于自然。
电影中基廷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人原创一首诗。托德在周末绞尽脑汁,撕了好多页纸却还是没能写出一首诗。基廷知道他对自己不自信,就故意要他读诗,他读不出,站在讲桌前面很难堪。基廷就用自己的方式,逼着他作了一首诗。那首诗写的很好,在某些用词和表达方面都显示了托德的天赋。他周末也并非写不出,他对自己不满意,不自信,于是写了就撕掉。他宁愿交一张白卷,也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不完美。他害怕别人会耻笑他,他本来就是敏感自卑的,这也是他之所以有天赋的原因。他哥哥是这所学校毕业的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他难免要在这种光环下生活。父母两年送同样的生日礼物:一套一模一样的学习用品。尽管我不能评判他父母是否爱他,但我敢肯定,这份爱不是他期许的。生活环境是最能决定我们性格的,所以他注定是自卑敏感的,而诗人是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来感触世界的。陶德能在如此危急的环境下说出“真理像使你脚发冷的毡子,你拉它却永远不够长,你踢他打他却永远无法覆盖住任何人,由我们哭着进入此生,到我们垂死离开此世,他都只能盖住你的脸,任你悲叹、哭泣与尖叫”这样的诗句,他注定是一个诗人,在说出这些诗句的时候,他体内的诗性被唤醒。
在学生中的主角是尼尔 ,而尼尔的死也迎来了电影高潮。尼尔是为心中的梦想而死。他体验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的开心,于是便再也不能如同行尸走肉般没有梦想的活着。他脱光了衣服,打开窗户,把花环放在窗前,就像放下了所有眷念。寒风吹向他年轻稚嫩的身躯,他裸露着肉体,好让灵魂在雪花中飘舞。敢裸露躯体的人定不是懦夫,他是所有学生中性格最好,最成熟的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也会尊重父母的意愿,有梦想,也为之努力。他选择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有成熟的思考能力,我们也要尊重他的选择。
尼尔死了,必须有人为此负责任。同学们也难过,惶恐。卡麦隆这时候却跑到校长办公室告密去 了。他怕连累自己,校方也急于推脱责任,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了基廷。不管愿不愿意,同学们都在认罪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后基廷必须离开学校。
基廷离开学校,老校长亲自带英文课。得知同学们撕了导论,他也没有很生气,必然是认同了尽信书则等于无书。但是当卡麦隆说只学了浪漫主义和内战后文学后,老校长问到:那么现实主义呢?此时真是一语惊醒我!
卡麦隆选择了背叛,是不是他的现实主义战胜了浪漫主义?从小到大生活就是包罗万象的现实主义教科书,而浪漫主义由基廷启蒙,点亮我们心中这贫瘠的火。之前我也为卡麦隆的懦弱背叛而气愤,听到这句话时我突然顿悟了。我们对他的期许是浪漫主义,为什么不能允许他现实主义呢?他饱受现实主义之苦,浪漫主义曾点亮了他心中的火,最后他又为了所谓的利重回现实主义,这是他的选择,没有对错。
最后基廷离开,托德带头站上桌子,以这种方式送别他。全剧终。
而我的思想并没有终结。
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等候的时间越长,便越不可能找到他。这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你要让你的声音有穿透力。(这是我表哥高一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忘了原话是什么,大概意思是你要变得足够强,别人才会听到你的声音。我辜负他了)这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一句话。
这两句话都非常有道理,可惜的是等到我们的声音有穿透力的时候,往往已经找不到当初的声音了。于是我们人云亦云,大部分人已经不敢做自己,怕格格不入。
但是寻找自己声音的道路上势必有洪水猛兽等着你,片名告诉我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在这条道路上充满恐惧,迷茫,到处都会有人盯着你,处处都有看不见的手把你拖向困境,把你逼向灭亡。
你会因此而害怕吗?
你已经出发了吗?
你找到自己的声音了吗?
seize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