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丨最美好的回忆

儿时的年味,无法轻描淡写,她是一曲渐近渐远的乡恋,她是童忆里快乐幸福的歌谣——题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搭台唱戏剪窗花

鲁西平原地带,村落稠密,人员众多。村和村之间,近则一里,远则三里五里,当时,虽生活贫穷,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

平日村子里相对安静些,大人们忙于生计,无瑕安乐,偶尔来一场电影,或说大鼓书的,队部的大院里潮声一片,笑声一片。我和小伙伴会在天黑之前,早早抱着小凳子,或马扎子排座,有时因为自己小,排在前面的座位硬被大孩子挪到后面去,自然少不了一场争执,本来美美的心情弄得郁闷失落。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每逢过年,那叫一个热闹。

冬闲时,团支部宣传队就开始组织人员,研究,编排曲目。一到腊月,宣传队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找来几根原木,做成长方形支架,又用一些木板铺在支架上面,做戏台,一块宽大的布(记不清什么颜色了)做前台和后台的分割线。台子的左侧放上几条长板凳,做演奏区,简单而又高大的戏台就搭成了。

腊月十五以后,就开始轮流汇演。各村汇演曲目各具特色,有的排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有的排豫剧《花木兰》,还有的排河北梆子剧目的……大曲目中穿插着快板,大鼓书,单口说唱等风趣幽默的戏曲。我呢,就是姐姐的小尾巴,今晚在自家村看,明晚,后晚去邻村看,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就是走着累,也不舍得错过每一场精彩的年戏。还别说,小小的我,竟然学会了几句唱腔,回家站在凳子上像模像样的学着唱给父母听,看到父亲抿嘴一笑,以为自己唱错了,一紧张,从小凳子上掉了下来,幸亏我灵巧,没有跌坐在地上,却逗的姐姐哥哥笑个不停,羞得我直感觉脸发烧。

不知道是那哪朵云巧借了东风,还是和风喜逢细雨?小学三年级的我和同学萍儿,被爱好乐器的韩老师推荐到宣传队,当时我们两个腼腆的小姑娘对视一笑,甭提多高兴了。从此我就和村里年戏结了缘。

每每放学,就有专人去学校接我和萍儿去宣传队排练,许是我俩语言表达强一点,许是我俩的年龄太小,不适合戏剧的角色吧?我和萍儿一组练习快板。兴奋之余增添了好多烦恼,那几块板在手上怎么也玩不转,不是指法不对,就是小板和大板节奏不和谐,别说和音乐搭配了,那个老师很耐心的一遍一遍地教,一遍一遍示范,在要灰心的时候,突然的一瞬,我好像猛然醒悟,一下子打顺手了,萍儿比我学得快,我把板子打顺手了,词,音乐和节奏都对了,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了,那一刻,受到老师表扬的那一刻,我要哭了,一会儿忍住又笑了。

图片取自网络


登台那晚上,姐姐为我涂好胭脂,画上眉毛,穿上戏服,娘还特意为我做了一双红棉鞋,镜子里的我,一下子惊呆了,还是我吗?粉红的脸蛋,弯弯的眉毛,原来自己这么好看呀!我噗地一声笑出了声。

晚上演出前,我和萍儿在台后默默记着词,唯恐台上忘词丢丑,心里紧张极了,老师看着我俩的表情,过来悄悄嘱咐,别紧张,和平日一样就好,看台下都是咱认识的人。尽管老师一再劝说,心里还是不踏实,像揣着小兔子一样蹦蹦直跳。离上台时间越近心跳就越快,只听见报幕的姐姐亮丽的宣布,下一个节目是快板,还没等姐姐说完,我和萍儿就上去了,不知是紧张所致,还是节奏太快了。二胡一拉响,我俩已在台前站立,真是高度集中了。随着前奏终结,板子,音乐,和词,和谐盘出,台下一阵阵掌声响起,萍儿比我胆子大,我不敢往台下看,似乎也听不到台下的称赞声,自己只知道没忘词,流畅地完成了一次任务。下台后,老师和宣传队的姐姐哥哥们把我和萍儿抱了起来,不停地夸奖我和萍儿。我第一次感到为大家带来快乐而兴奋不已。

图片取自网络


说起剪窗花,贴窗花,可是儿时最美好的事。

每每过年,邻家嫂子可忙了,四邻八舍的都找嫂子剪窗花,嫂子手巧,剪窗花信手拈来,不用画图案,仿佛纸上就有现成的图案,把鲜红的纸左叠右叠,拿起剪子就剪,一会儿,一幅意蕴丰满的剪纸月亮便呈现在眼前,月亮里面双龙戏珠,双龙飞凤,妙不可言。什么狮子滚绣球,雄鸡鸣晓,猫咪玩耍,嫂子可真是拿手好戏。

过年贴窗花也是有学问的。因剪纸图案线条纤细,贴时要细致,一旦马虎,线条不是断了就是皱巴了,影响美观。

当洁白的窗纸,贴上红红的月亮,窗户四个红色报角,真是美丽至极。它意喻着团圆美好,龙腾兴盛,意喻着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蒸花糕,除夕夜,拜年

母亲蒸的花糕非常漂亮,发好的面,分成几个大小不一的小面团,用一大块面团擀成薄薄的圆形,做花糕的底盘,底盘上用红枣一圈一圈排满,然后再盖上一层薄薄的中等圆饼,再用枣排满,就这样排到三四层,最上面用面做成葵花状,插上一个枣,花糕就做成了。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一座红枣塔山似的花糕便出炉了。母亲要蒸好几个花糕,一个年夜祭祖,其他的送给姐姐们,和姥姥。预示着吉祥如意,平安祥瑞。

母亲除了蒸花糕,还蒸面鱼,面刺猬,都各有特色,用在除夕敬天祭祖。

图片取自网络


年夜饭是小时候最甜最香的味道。也是最讲究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

除夕晚上,母亲在屋子中央正堂那张八仙桌上,摆上鸡鱼肉,菜类,各五碗,供品后面摆上祖宗牌位,排位下有香炉,香烟袅袅。

小时候家里不守夜,但小孩子心盛,提着用萝卜做的灯一起玩耍,玩到很晚才肯睡。初一早上应该早早起来,眼皮却好像粘合在一起一般,任母亲三番五次叫,也不愿意睁眼。记得母亲初一早上叫我和弟弟,都是悄悄的,从不大声,打喷嚏也不让,如果想打喷嚏,就捂住鼻子揉,那时不懂什么原因,只觉得奇怪,过年怎么这么多说道?也不敢问,母亲糊弄我和弟弟说,大声说话就惊动了天神,一年没有好运气。只好听之任之。

起来后,洗漱干净,穿上新衣服,先给祖宗磕头,再到院子里给天老爷磕头,东南西北方向全磕,意思是一年四面八方路畅通,财源广进。然后才给祖父母,父母磕头,祝福长辈们健康长寿。

再就是给三亲六故,亲朋好友拜年了,无论到家中还是路中相遇,都双腿跪下磕头拜年问好,否则是大不敬。

图片取自网络


听起来似乎有些刻板,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人处世,人情世故总得有规有矩方得始终呀。

离开家数年,这淡淡的笔墨凝聚着浓浓的年味,这浓浓的年香诱引着我深深的思念,这规规矩矩的年风,教会了我人生最基本的礼仪道德,这儿时的年味充满我幸福美好的回忆。

2019.01.1421:30落笔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羽西ⅹ简书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864评论 6 49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0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70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76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6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79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04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2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1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80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2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5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