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动画电影。之前对动画影片排斥,觉得是小孩子看的,这次是一种尝试,也是对日本影片的吸引,以前看过几部,都是不错的,喜欢。
《铃芽之旅》看后,感觉像没有明显的主题。有少女的爱情,有成长的孤独烦恼,也有“降魔”的故事。爱情不是全部,成长也只是一部分,而降魔占了主要。
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是出于对2011.3.11日本大地震的敬意,纪念,也是唤醒。关于人与自然,人的生命、成长的命题,才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
第一印象,画面太美。超乎现实和眼睛所见的美。这美感不是平面的,叫人带着想象和向往,想到那样的美景中去看一看走一走。人生好比是一场旅行,那么,铃芽之旅,便是成长之旅,生命之旅。
对动画十分奇惑:是怎样拍摄的?是画出若干画面,排列连续投射?这是技术问题且不说,单看画面,画得也太美了。
记得那个废墟:搁浅的古船、摩天轮、断墙荒野,空间阔大,层次分明,不是物件的简单堆砌,它们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时空,蕴涵着曾经的历史故事和岁月,有一种神秘的意味。
还有草原,那望不到边的绿呀,小草茁壮,香风清露,自由,广阔,舒缓,特别有一种治愈的美感。我不禁想,日本有限的领土有那么大的草原吗?还有星空,五彩斑斓,闪耀炫幻。我不曾见过那样美那样浩瀚的星空。如果说有,我曾想象过,那是在拉萨在西藏。我因而都怀疑作者是不是剽窃了我们的壮美河山作为他的向往和应用。
还有一个画面,那就是片头的海边相遇。一个骑自行车在上学路上的少女,一个旅行在路上行走的少年,骑行徒步,地点也对,环境也对,人也对,少男少女的邂逅,故事由此开始。
我想,这样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拍成动画呢?如果是真人,岂不是更美吗?又一想,故事情节似乎更契合以动画的形式来表达。如果是真人,不就成了神话故事么。而作者的本意,不是单纯为了讲一个神话,真正的用意是关注现实。
故事中,门的设计很有意思,让我感兴趣。门的这边是现世,门的那边是常世。那么,这个门就不是一个平常意义的门。善恶一念之间,有点天堂地狱边境的意思。有的人事是恶的,自私的,好比是“蚓厄”。有的人事是善的,美好的,好比是闭门师草太。而那些左右不定、所谓的中立派,好比是要石大臣。把握得好,是现实安稳,反之,则可能万劫不复。
譬如地震,一般来说,是自然天地行为。但是,人类的无穷发展,地球环境的恶化真的跟人类没有关系吗?这是一个值得警惕与思考的问题。
蚓厄生发的画面,具有想象力,宏大感让地球上的人类变得渺小。
有关蚓厄,往门,这些与日本文化有关。好比中国诸如蛊咒,奈何桥之类,名称叫法不同。国家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文化,不难理解。
又譬如要石,让我想到西游记五行山上困压孙猴子的如来咒符。把要石设计成猫,把草太变成三条腿椅子,固定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活体,增加了观赏趣味性。
作者新海诚表示,猫能代表大自然的阴晴不定。倒是符合片中大臣的性格,前后不一致的变化。也增加了我对猫的认识,我们说,猫有九条命,具神秘感。事件、生命的发生有预感性,从我们文化来说,就是因果关系。
往门、常世的设置,又让我想到村上春树的作品。如《1Q84》中,青豆从高速路弦梯下到另一个空间。天吾看的小说中闯进猫城的青年,有进口没有出口。不仅如此,在《海边卡夫卡》中,田村卡夫卡和过去的亲人在现世相遇。这种时空、乃至主观情感上的穿越都是相似的,趣味横生。
这里说到爱情。铃芽见到草太的第一面,觉得帅,好像见过。之后跟随,帮助草太闭门。后来,草太变成了要石,去了常世,铃芽仍要去追随他,她的生活不能没有草太,甘冒生命的危险,勇敢地跨进往门。如果单说是爱情,似乎过于夸张完美。她要把变成三条腿的要石草太救回来,也是对自我的救赎。因为那张三条腿的椅子是铃芽在地震中死去的妈妈的遗物。失去母爱的铃芽,三条腿的椅子代表了这种缺憾。
影片的开头,是铃芽在做梦。梦见小时候的自己,找妈妈,喊妈妈。
影片结尾是成功扼制蚓厄,插上要石,铃芽胜利归来的路上,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上前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这种时空的穿越转换,在表叙(写作)上是一种手法。这种无缝衔接,真是脑洞大开,犹如找到了掌握表叙诀窍的法门。这种体会在当时那一刻更清晰,现在居然变得模糊了。同时,在结构上也是一种呼应,完成了一种升华,尽管有点强硬。
故事中姨妈与铃芽的关系,表达的是一种爱,关怀,和对成长的关注。
“将玄幻故事对接到现实生活之中,呈现了一部脑洞大开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在影片深层的内核中,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了一条隐性主线,有着对灾难、亲情、生命等多方面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部影片,多是欣赏。两个小时,中途有一点磕睡,不是影片的问题,是夜班没休息好。加上白字幕在银幕上不易看清,这则是引进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