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邑人电影院
1989年,《为黛西小姐开车》破空而出,讲述了一名黑人为白人老太太开车的故事。轻松有趣又分外温馨的故事设定,加上双主角不俗的演技实力,助力本片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奖,以及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化妆等共四项大奖。(女主演是年愈81岁的杰西卡·坦迪,这位从影60多年的老牌影星终于如愿以偿拿下影后桂冠。至今她都保持着年龄最高的女性表演奖项获奖者的记录。)
2019年,《绿皮书》横空出世,与《为黛西小姐开车》类似,讲的都是司机与车主之间的跨种族友情的故事,只是这一次,将《为黛西小姐开车》里两个人的肤色调换了过来,变成一位白人为黑人老大开车的故事。最终,《绿皮书》同样拿下了最佳影片,以及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共三项大奖。三十年一个循环,从《为黛西小姐开车》到《绿皮书》,奥斯卡兜兜转转,再一次站到了种族冲突的主题之上。只是,上一次《为黛西小姐开车》赢的无可争议,《绿皮书》则引发诸多异议。毕竟社会在发展,电影在进步,从业者与观众都在进步,很多人难以接受一部旧式温馨喜剧片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当然,也有人觉得《绿皮书》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触不可及》,以轻喜剧的形式来讲述了一个跨种族的卓越友情。不过,《触不可及》实际上着眼点更小,并没有太多讽刺或者批判种族矛盾的设定,重点就是不同阶层的不凡友情,只是两个人的肤色恰好不同而已。《为黛西小姐开车》与《绿皮书》都是直接针对种族冲突话题诞生的影片,只是重点不在于批判,而在于和解,讲述不同肤色的人之间原本难以建成的友情,偏偏发展成为了莫逆之交,以个体的伟大来彰显独特性,并以此来给荒谬的时代一击。尽管影片中的故事没有太多显性的普适性价值,但种族隔离能够做到单点突破就已很不容易,毕竟对当事人带来了改变,并影响到了家人的态度。故事中的白人司机托尼,在与黑人贵族唐接触之后,现实中发生了很多改变,变得文雅有礼貌,对家庭变得更关心,留给他儿子极为震撼的印象。因此,才有了这个剧本,正是儿子以父亲当年突然的改变为契机,进而去探索背后发生的故事。一个黑人改变了白人的家庭,并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还能怎么样呢?
按说,第91届奥斯卡面对一个电影小年,年内没有水准高出别人一头的现象级影片爆出,最终谁最终获奖,都难以说服所有人。作为本届最佳影片提名名单里欣赏性与艺术性融合度最好的影片,《绿皮书》获奖是说得过去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偏向于艺术与商业结合度较高的作品,竞争对手里《罗马》过于私人化,《黑色党徒》的演技有些逊色,而《黑豹》的商业气息又过于明显艺术特色还不足以撑起最佳影片的名头,至于其他影片都各自存在缺点,只有《绿皮书》玲珑圆润,滴水不漏,卓越不敢说,起码很难找到明显的毛病,瘸子里选将军,最终胜出也算合情合理。
批评者认为《绿皮书》表面看起来挺“政治正确”,讲的是1960年代的白人与黑人的跨种族友情,主题是种族融合,但细究起来是低阶层白人与高阶层黑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实际上依旧是白人至上主义。这个批评倒也有些道理,但也是吹毛求疵。考虑到时代性,那个时代也只能这个样子,能做到这一点,黑白之间的破壁之旅,能有这些突破已经挺不错了。片中涉及到了同性恋的问题,总不能要求表现1960年代的黑人同性恋问题达到《月光男孩》那种高度。某种意义上说,单单从司机的角度来解说这个故事,倒有点儿像韩国片中的《出租车》了,司机接上一个人,拉着走一圈,就可以见证历史。只是,《出租车》见证的是历史大事件,《绿皮书》见证的则是个人的品性。
有人说《绿皮书》是美国版的《人在囧途》,这只是看到了公路片的属性,内容上一点相似度都没有。非要拿近期中国电影来做比一下的话,反倒有一丁点儿像《飞驰人生》,讲的都是通过机车来改变对主角对命运的认知,只是韩寒的格局格外小,而这部美国片的格局要大的多。《绿皮书》的人物的人生,才真的飞驰了起来。
此外,本片的编剧尼克·维勒欧嘉是片中白人主人公托尼·维勒欧嘉的儿子,他的视角是站在托尼角度的视角,没有参考(或尊重)片中黑人音乐家唐·谢丽一方的叙述。因此,唐的后人们对这部影片并不满意,而且是相当的不满。电影打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旗帜,却被《名利场》杂志爆出,据唐的家人所说,唐和托尼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通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托尼给唐工作不久,便被解雇了。 真相总是令人心碎,但唐带给托尼的改变,恰恰并不需要唐的后代来见证,只需要托尼的家人来观察并体悟就够了。弄清楚剧本的来源,这些问题是可以谅解的。
尽管故事中的托尼·维勒欧嘉是白人,但他是来自意大利的白人。要充分了解托尼的性格,必须要对他的意大利裔的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洞察到他的言行举止。对于意大利裔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看下《教父》三部曲就够了。在很多传统美国人看来,意大利裔美国人就是黑社会的代名词,赫赫有名的黑手党,就是意大利裔组成的帮派,他们粗鲁且暴力,大概类似东北人在中国的地位。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白人都来源于欧洲。目前的美国,欧裔白人后代组成的美国人是美国的主体民族,截止到2017年1月美国白人占美国人口62.1%。这些欧裔白人来自欧洲各国,起初以英格兰人最多,但德意志人和爱尔兰人后来居上,人数超越了英格兰人。任何地方,都有先来后到的问题,也存在这地域黑的问题,美国也不能例外。因为《绿皮书》讲的是意大利裔美国白人的故事,这里就只讲一下意大利裔的情况。
在欧洲,意大利的地位有些特殊,这里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的摇篮,发现新大陆的也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但一直到19世纪意大利都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且南北差异较大,南部是贫瘠的落后山区,北部是富庶的平原地带,工商业发达。由于意大利很长时间内国战乱频仍,因此无论是南方贫民,还是北方富裕的市民,都有强烈的移民意愿。在群体选择上,南方人选择了移民北美,北方人大多选择选择了移民南美。今天在美国有1800万意大利裔(占美国总人口6%),在南美的巴西有2500万意大利裔(占巴西总人口15%),在阿根廷有2500万意大利裔(占阿根廷总人口62.5%)。这三个国家的意大利裔的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本土。更有趣的是,来到美国的北部意大利人本来就少,来到的又都选择去中西部开疆拓土发展农业,种植橄榄和葡萄,成为了富裕的农场主。而南部意大利人则聚集在东部沿海城市,当产业工人,建立起了意大利社区,依旧处于社会的底层。
相比德裔、爱尔兰裔,意大利裔到美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在1880年到至1920年的40年里,有400万意大利人移民美国。在意大利移民主力军为南部和西西里岛的穷人为主,这些人的生活传统中,家庭观念强,男主外女主内。这些意大利移民不像早期英国人或者爱尔兰,多以犯罪分子及冒险家为主,这些意大利人大豆更老实本分,不喜欢打架,力求安稳。在本国已经被战乱弄怕,当然不愿意再一次过同样的日子,要不然还移民干啥?不过,这些意大利移民属于底层群众,他们不太重视文化教育,文盲率高,就学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属于垫底的群体。而且,作为南欧人,意大利人与来自北欧的日耳曼人,体态与相貌上存在一些天然的差异,日耳曼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而意大利人则身材矮小,肤色稍深。所有因素叠加在一起,像东南沿海城市里的产业工人啊,喜欢群居啊,底层属性啊,受教育程度低啊,这些加在一起就让人产生很不好的印象,无论如何跟高大上扯不上关系,不是高大上那就脏乱差,就是社会不安定分子,就整天不干好事,加上少部分意大利人的确建立了黑手党专干坏事,这就更加加深了其他人对意大利裔的坏印象了。其实,这是严重的偏见,是典型的地域黑,甚至是地域歧视,就像河南人在中国的地位一样。老实可靠的意大利裔,在美国经济起飞阶段,作为产业工人,付出了很多,结果却被污名化为了粗鲁暴力的黑手党徒。
《绿皮书》中的托尼,其性格就没有摆脱文化成见,属于典型偏见中意大利裔的模样,一出面就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用底层逻辑作为生存方式,动辄用拳头来解决问题,即便身着西装还依旧很随便地跪在地上赌博,饮食习惯也形同黑人。尽管不是什么坏份子,但绝对谈不上彬彬君子。而且,身为意大利裔,他本身就是受歧视的一份子,这一点在片中也有所涉及。
相对于意大利裔白人的托尼,片中的另外一位主角唐·谢利则在肤色上是一名纯正的黑人,但在文化属性上,却不是一名典型的黑人。他身为一名受过优良教育的黑人,在片中是一名音乐家,住在宫殿一般的家庭里,过着优渥优雅的生活。如果没有肤色的差异,完全是社会精英,是社会的上等人。但他偏偏是一名黑人,这一肤色给他带来了严重的身份错位。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与1962年,故事核心讲述的是美国知名黑人钢琴家、人称“谢利博士”的唐·谢利,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方巡演,雇佣了一个在纽约某俱乐部有着丰富经验的“保安”、意大利裔美国白人托尼·利普做司机兼保镖,一路从纽约到阿拉巴马州的表演之旅。这次“深南”(美国66号高速公路以南,种族歧视严重的州)之旅两,个人一路开车南下,过程中两人间产生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克服种族因素,共渡难关,并结成了好朋友。
美国,犹如早期的意大利一个样子,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虽经林肯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但文化积习,南方依旧比北方封闭,对黑人也不如北方开明,许多地方在1960年代依旧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要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发表在1963年8月28日。比谢利博士南巡还要晚一年,金博士都没有得到善终,何况更早时期的谢利博士。
片中的谢利博士,明知道自己是一名黑人,还是执意要南下进行巡音,甚至放弃了在纽约能够更安逸更多收入的机会。就在于,他想以身饲虎,想用自己黑人的身份进行一场破冰之旅。尽管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艰难,但他都愿意容忍。谢利博士无疑是一名勇士,想要证明黑人也能做到白人能做的事,想要证明莫扎特等人高雅的音乐,黑人同样可以弹的很好。可是谢利并不是圣人,让他一个人来承受突破种族隔离这种巨大的破冰行动,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也让谢利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折磨。
谢利博士很清楚,在舞台上,他是大众鼓掌欢迎的音乐家,而一旦到了台下,他就迅速变成一个黑种贱人,连室内厕所都不配使用。而他不懂欣赏黑人音乐,不会食用黑人饮食的习惯,尽管他风度翩翩,还是成为了一名黑肤白心的怪物。白人拒绝接受他,黑人也拒绝承认他,承受了双重歧视。更何况,谢利博士还是一名同性恋者,这又让他多承受了一重歧视与折磨。
而白人司机托尼,原本也是一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分子。在他的家中,就连喝水的杯子被黑人使用了一下,他都要赶紧扔到垃圾桶里去。为了钱,他接受了谢利提供的工作,载着谢利上路,一路南行。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朝夕相处,肯定存在巨大的冲突,而且他们也不怎么信任对方。加上唐博士孤独、脆弱,又格外敏感,这种冲突就更显严重。但随着旅程的推进,这对奇怪的“旅人”在音乐等物质的催化下,起了化学反应。托尼真心欣赏唐的钢琴演奏,逐渐对钢琴、音乐,还有唐本人产生了敬意,他对黑人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明白,白人们对唐的冒犯,不是对他个人的侮辱,而是这个国家的惯例和种族歧视政策。有意无意,《绿皮书》还是上升到了国家制度之上,让人在无形之中去感受种族歧视的荒谬与落后,展示了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电影片名《绿皮书》,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一本专为黑人而编的真实存在的出行指南。1962年,就在谢利博士决定南下进行破冰巡演的同一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一本小册子“Green Book”,“Green”即取自格林,又隐含“绿色象征通畅”的隐喻。在小册子中,格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
这本绿皮书的流行,也跟美国中产阶级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美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完善,汽车普及到几乎每个美国家庭,加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非洲裔美国中产家庭驾车进行长途旅行。现今看起来荒诞无比的出行指南,却反映了真实的种族隔离现象。黑人在旅行时,无法住进酒店、进入餐馆就餐,这一点,马丁·路德·金在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也提到。直到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才敲响了种族隔离制度的丧钟,终结了《绿皮书》的发行。
电影《绿皮书》以现实中的《绿皮书》为重要道具,甚至用作为了片名,正是以此历史的证物来证实了种族歧视制度的荒诞性。
只是,整部影片都以欢乐的轻喜剧的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使得种族歧视制度的批判性看起来没有那么犀利。话说回来,好电影都值得回味,在回味中去品评电影对种族制度的批判,同样是可以的。
而影片的喜剧属性,与影片的导演彼得·法雷利息息相关。要知道,彼得·法雷利可不是无名之辈,他与自己的兄弟鲍比·法雷利都是低俗喜剧的专家,两个人合作了大量作品,都是典型的喜剧片,像《阿呆与阿瓜》《一个头两大》《嘿咻卡》等都是经典的喜剧片。在喜剧片领域有,法雷利兄弟的地位犹如卡恩兄弟在文艺片领域中的地位。法雷利兄弟已经是一个名片,只是不知道为啥这一次的《绿皮书》,鲍比没有参加,只剩下彼得一个人来执导,还转型制作了这部相对严肃的影片。不过,《绿皮书》作为转型之作,彼得·法雷利显然做的非常好。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还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喜剧天赋,在一个平常的故事中塞进去了幽默的元素,让这部影片变得格外好看。
而两位实力演技拍演员,维果·模特森与马赫沙拉·阿里教科书一般的演技,也为影片大大加分。“V叔”模特森增肥40斤来演绎意大利裔白人司机托尼,完全洗去了《指环王》系列的阿拉贡的形象,从骨子里演活了一名质朴的意大利裔公民的形象。而阿里身为奥斯卡历史上首位穆斯林获奖者,能够凭借本片收获第二个奥斯卡表演奖,成为与丹泽尔·华盛顿并列的拥有两个奥斯卡表演奖小金人的获得者,也实属难得。别的不是说,祝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