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架,看到《我离开之后》这本书时,心中百味杂陈,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的心情。
这本书是一位插画家女儿哈莉,在一个失眠的夜晚意识到妈妈苏西有可能会离开自己,隔天早上请求妈妈写一本“妈妈离世指南”,指导她如何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继续生活下去。
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也许不是教会我如何让面对与母亲分离,而是让我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温暖,珍惜亲情,友情。
02
2020年的夏天对我来说,格外炙热、难耐。那时的我仿佛一直被乌云笼罩,每天被高考,被疫情,被各种压力压得快要喘不过气。
那年高考延期一个月,浑噩地完成两天的考试,结束最后一门我从考场出来,和同学汇合对答案,半开玩笑说“明年再战”。
高考完因为疫情我只能待在家里,每天面对家人我情绪更糟糕,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母。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对面邻居搬来,那个女孩出现了。
我叫她栀子。她比我大五岁,是单亲家庭,和妈妈一起生活,两个人都很温柔善良。
第一次她们来我家串门的时候,栀子姐姐主动来找我说话,还和我交换联系方式,说我们年纪差不多,可以经常聊天。
我去她家很频繁,大概是真的憋了好多话,我把青春期和家人不能沟通的烦恼,一股脑全倾诉给她。
栀子姐姐从来不会不耐烦,她总是笑着听我抱怨,先调侃我傻,然后认真开导我。
之后高考成绩出来,不上不下的分数,让我纠结是复读还是上一个普通学校。家人没给我压力,他们对我的成绩也没有太多意见,成绩出来后他们甚至都没有任何表态。
只有栀子姐姐。她给了我很多夸赞和鼓励,给我分析了复读的利弊,我认真思考后决定上一个普通大学。然后我们一起看了很多大学的招生简章,思考各种专业的就业前景。
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栀子姐姐不仅长得漂亮人很温柔,成绩也很好,只是没有多嘴询问她为什么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
04
我大学在外省,高铁五个小时,一个陌生的,新奇的环境,远离家庭让我很放松。我经常跟栀子姐姐聊天,和她分享我的大学生活,请教她关于大学很多问题。
故事转折在六月底,栀子姐姐住院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大脑一片空白,回忆我们之前一起相处的画面,想起栀子姐姐名牌大学毕业为什么没有去工作,想起我们一起吃饭时她总是吃不多,我还羡慕她很瘦,想起她摸着我的头说我傻
——我是真的挺傻的。
05
之所以叫她栀子,是因为她家阳台养了两盆栀子花。我其实一直不喜欢这种花,特别娇贵,一年只开一次花,要常浇水,冬天不耐冻夏天不耐晒的。
栀子姐姐对我说过,栀子花虽然是在夏季开放的,但是在冬季就开始孕育花苞了,这中间要经历秋天的凉风、冬天的严寒、春季不稳定的气候,终于熬过这三个季节才在夏季开出最漂亮的花,它是最坚强的花。
每年夏天姐姐家的花开得都很灿烂,花香袭人,只是今年的栀子花没有绽放。
生命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脆弱,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奈。
图片
06
或许,不善言辞的我从未表达过我的情感,但在得知栀子姐姐离世的消息时,那一瞬间所带来的情感尤为汹涌。好像打开了某个开关,曾经的回忆霎时间涌来,眼泪完全止不住。
当我看到栀子的妈妈安静地站在一旁,把女儿的名字从自己的剧本里划掉,我很心疼她。有人送别、有人怀念、有人铭记,而留在原地的人最为孤独和悲伤
人人都想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谁也不知道。
我会安慰阿姨,安慰我自己,离去的人变成了这世间的万物,是风,是雨,是坚强的栀子花。在某刻,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风,淅淅沥沥的雨,香气扑鼻的栀子花,或许,我们已经重逢过。
史铁生说,时间在被忽略的存在中,生死同一。
那么我就当她和我一样,上班,结婚,生子,只是我们渐渐生疏不再联络。如果她还活着,未必不是这样。如果这样想的话,我们似乎是在一个时空里,生、死,都是一样的。
只是需要时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