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福禄寿”?
福:没有烦恼,要化五毒(怒恨怨恼烦)。
禄:知足就是禄,没有私欲。
寿:身体康健,没有毛病。
正所谓: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要想性、心、身三清,就需要对性心身有深入的了解。你对〔身体〕做到了100%好,但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也只是做到10%。如果对〔心〕做到了尽善尽美,也只占到40%。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话呢,可以占到60%。就是说:如果不管〔心〕和〔性〕,〔身体〕就是做到满分,也是不及格。
何谓“性”呢?
在《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也就是说性是天命,那天命又是什么呢?就是生成长养的造化。在《中庸》里还讲自诚明,谓之性;《易经》里讲: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成之者也就是生成长养的意思。也就是发扬之,长养之的意思。
在谈到“性”的时候,总避不开性善、性恶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在我的《再谈陈春花教授2018关键词中的“诚”字》的文章里已经做了说明,在此在进一步说明。
性分为习性、禀性和天性三种类型,其中习性是后天习来的,比如吃喝嫖赌抽、佛家讲:杀淫妄盗酒 就是坏习性,或锻炼身体、读书学习等是好习性。因此我们就知道习性是有好有坏的。坏习性改起来是相对容易的,就是所谓的去习性。
而禀性则分为“怒恨怨恼烦”等五种,是只恶不善的。而禀性是遗传带来的,出生进就已经内化进你的身心,因此是很难去除的,只能不断地去化掉,就是所谓的化禀性。
而天性是人本来具足的,只不过心因情(喜怒哀乐)而失其正,性以识(色声香味触法)而忘其中。因此天性被蒙蔽,需要修心养性,按禅宗修法就有两种:南顿北渐,六祖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维,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胸。同时也有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说明天性是与生具足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恢复天性,当然这是一种修法,也可像六祖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渐修。无论哪种修法,都是恢复自然的天性,而无法在此基础上增加,即心经里讲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以必须以天性为主,才能成己成人成物。人的天性本来是具足的,只因为身界的不良嗜好牵动心界,心界的私欲牵动性界,才蒙蔽了天性。身界增加不良嗜好,心界就增加私欲;心界增加私欲,性界就增加禀性(怒、恨、怨、恼、烦)。所以必须去习性(吃喝淫赌吸),化禀性,才能圆满天性。认清身子是个物,不能叫物引诱动了心。动了心便生贪求,贪不到手便生烦恼,就动禀性了。所以必须炼得身子动,心不动;心动,性不动,才叫三界分清。这样生活自然就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孟子讲性善,是指天性说的,荀子说性恶,是指禀性说的。告子讲性可善可恶,是指习性说的。天性是纯善的,禀性是万恶的,习性是习染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天性流露出来的,是仁义礼智信;禀性表现出来的,是怒恨怨恼烦;习性指的是,吃喝嫖赌吸。习性越多,禀性越大,天性越被蒙蔽。习性累心,增长禀性,遮障天性,失去本性,喧宾夺主,倒行逆施。
习性是孽,禀性是罪,天性是德。习性要善,先去嗜好;禀性要化,先去我见;天性要明,先去私欲。去了习性,化了禀性,圆满了天性,才能行道做德。
我们假如能够做到: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就可以让自己的天性圆满。第六感或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而通过练梅花拳可以达到练神的功效。
因此我们的修炼要从去习性开始,然后逐步化禀性直至圆满天性,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步骤,而去了坏的习性就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康健,没有毛病,也就是有寿,寿不说活得长,而是说活的生命质量高。而化了禀性,就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地无“怒恨怨恼烦”,也就是中庸里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状态,或者即便是说发了,也就“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的心里就平静的,也不会去蒙蔽我们的天性,让我们的五脏少生病,心理健康,让天性自然显现,让我们创造力无限,处事能力极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