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马伊琍回应说,且行且珍惜;如今谢杏芳回应要跟林丹风雨同舟。这时候,通常就是男人在给妻子出难题了,因为选择原谅意味着自己委屈,选择闹掰意味着整个家庭没有宁日。最近看到很多人的观点非常客观而无人情味:丈夫出轨这种事,并且还是在妻子孕期,放眼全世界,都是个大概率事件。
真的没有办法反驳,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人大概最难做到的一件事,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自从大学毕业踏上社会以来,最深刻的感受大概就是,既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就要学会用成年人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做的事情负责。
据说林丹好男人人设崩塌,导致丢了几个代言。没办法,享受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所有人都在同情谢杏芳的时候,我其实更同情刚刚出生的孩子。
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反正我是这样的。童年时期,父母往往是信仰般的存在。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看到爸爸那样的新闻……内心大概是崩溃的吧。还记得《下一站幸福》里面,男主的妈妈一直被男主误认为是破坏了自己和睦家庭的罪魁祸首,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一直被自己视为信仰的父亲原来有着那般不堪的往事。我无法忘记他当时有多痛苦,也敬佩母爱的无私。我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家庭,父母即使不再相爱,也会极力在孩子面前维护彼此的形象。因为,在孩童时代信仰崩塌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我有个朋友A,她是个不太自信的姑娘。曾经我跟她谈心,她跟我诉说她家里的事。她说,其实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真正恩爱。因为在她已经有记忆的时候,父亲曾经出轨,而且经常家暴。由于长期的童年阴影,导致她从小就不爱说话,性格非常内向。
另一个朋友B,她给我讲了她的一位朋友的故事。朋友B经常跟她的朋友C聊天,讲家里的事。而C经常是处于倾听的状态。终于有一天B问C,你是不是没有把我当朋友?所以从来不跟我讲你的事情。C愣了下,默默吐出了一句,因为我自卑。后来,B从父母那里得知,C的父母几年前离婚了……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家有儿女》里面那三个孩子一样,能够对父母离异这件事完全释怀并且想得通。
回到最初的观点,出轨,背叛这种事,与其用欲望这个词来为自己已经犯下或者将要犯下的错误开脱,不如说是不够爱。“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这句话或许也可以这么解释。如果足够爱,就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在迈出那条线的时候也会想起自己该对谁负责。
那么,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和谢杏芳的风雨同舟,虽然被很多年轻女性不理解,但这大概就是太爱了吧。爱的也许已经不是当初许下一辈子诺言的他,而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和对圆满家庭的期待。
勇敢得承认错误,我敬你是条汉子。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方式,每个人看待道德和所持的原则底线都不同。但是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无论是妻子,丈夫,孩子,父母,还是朋友,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都会顾虑他们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老子活着就要放荡不羁,那我也没办法。
愿将来孩子长大后,不会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