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成人与孩子对世界认识的截然不同!
在生活中,读懂孩子对世界“某一片段”的认识!
场景一: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家长们在一旁陪着,突然,孩子们凑到一起,唱起了歌,顿时,我们被此情此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儿子远远地看着我,一幅不高兴的样子,嘀嘀咕咕说: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场景二:
儿子做了一个动作,很搞笑,惹得全家人开怀大笑,儿子突然不高兴啦!再让他重新来一次,儿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在儿子的成长中,这样的事情偶尔会发生,慢慢地,我积累着儿子对“笑”的反应;渐渐地,我读懂了儿子对“笑”的认识;偶然间,我和儿子谈论起关于“笑”的话题。
在读懂后,扩展孩子对“这一片段”的认识!
晚上,在回家的路上,和儿子讨论交朋友的事情。
儿子说:不喜欢一个小朋友。妈妈问:为什么?
优忧答:因为她总是“笑”。我唱歌,“拥抱心中的乐园”,她也“笑”。我就不喜欢她。
妈妈说:你认为,她在笑话你,是吗?儿子说:嗯!
妈妈说:哦!那你知道“笑”还有别的意思吗?儿子说:不知道!
妈妈说:那我们想一想,“笑”除了你理解的意思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呢?儿子说:没有啦!
妈妈说:据我所知,“笑”好像还有别的意思,我们想一想吧!我想到了,当我特别开心的时候,我会“笑”,比如,看到你和小朋友们表演精彩的节目时,我会“笑”。
儿子说:为什么要“笑”,直接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
妈妈说:因为“笑”是最直接的表达呀!你们正在表演,如果去告诉你们,不是打扰你们表演了吗?所以,我们用微笑代表,你们表演的很精彩。那么,“笑”还有什么意思呢?
停顿了一会儿……
妈妈说:我想到了,当妈妈看到好吃的东西时,会“笑”。儿子说:我不会“笑”,我会直接要。
妈妈说:哇!看来我们两个人表达喜欢的方式不一样,你会直接要,妈妈会微笑地表示,我喜欢什么?所以,我认为,“笑”还有一个意思是喜欢……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笑”在生活中的好多种表达……
最后,妈妈说:妈妈给你一个建议,好吗?儿子问:什么建议?
妈妈说:下次,当你再看到这位小朋友“笑”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去想一想,她为什么而笑?是嘲笑你,还是因为喜欢你才害羞的笑,好吗?
儿子默不作声,但是,我想:从此刻开始,儿子心里对“笑”的理解将会更加的丰富吧!
在反思中,慢慢跟上孩子认识世界的步伐!
经历了这样一件小小的事件后,我在反思中,为读懂孩子这一大工程又一次添砖加瓦!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单一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类历史的传承中、文化的熏陶中、人生特殊情境的影响中,它们让很多“字”、很多“概念”、很多“行为”,拥有了多元化的解释。而对于孩子,由于其生活经验的简单化,让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是单一的、原始的、没有经过演化的,因此,他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一维的!当一维世界的孩子与多维世界的我们相遇时,家长需要看见他的一维,而非用我们多维的认知去曲解孩子对事物的理解。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因为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单一的,因此,必将是片面的,必将是盲人摸象般缺少整体性的,当孩子用这片面的认知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时,也必将出现不符合大人心中规范的行为,甚至是“错误的行为”。而如果大人不去站在孩子片面的角度去帮助他找到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将是孩子不仅不知道错在哪儿,而且会因为被莫名其妙的批评、指责,甚至是惩罚,而产生抵触与反抗,从而与成人之间失去连接,让教育成为一大难题。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主观的。尽管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单一的、是片面的,但是,绝对不影响孩子对世界认识的主观性,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他的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他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是不容许任何人否定与干预的,因为孩子就是这样“任性”,或者说,因为人就是这样“任性”,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主观世界只能被影响,无法被随意改变。因此,作为成人,我们只能用我们的行为与影响孩子,不可以妄自去左右孩子,你有多用力左右孩子的思想,你得到了排斥与反抗就会多么强烈。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变化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逐渐发生变化的,变化源于他自身的主动性、也源于身边家庭、幼儿园以及小伙伴们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中,他对世界的认识会有意无意地发生着变化,或者好的变化,也或者坏的变化。我们无法左右外力的刺激,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外界刺激采取积极的应对,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外界的刺激,帮助孩子掌握正确面对刺激的方法。
面对孩子认识世界的单一性,需要我们帮助扩容;面对孩子认识世界的片面性,需要我们帮助丰富;面对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观性,需要我们学会接纳;面对孩子认识世界的变化性,需要我们自我成长!
世界那么大,孩子那么小,认识世界的路上,让我们给他们一些时间、一些包容、还有一些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