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想要让别人认真听自己说话、迅速立理解自己的意思,你就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无论是向别人介绍一个新方案,想得到对方的关注和建议,还是向下属布置工作、向客户推荐新产品,都可以运用到下面的技巧。
1.“用基础模型”,让对方秒懂你的意思
我们队一个陌生事物的认识,始于“大致归类”,而非“精准描述”。
人和人永远都不可能正好处在同一个频道。你心里清晰明确的观念,在对方听来却是云里雾里,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你先别急着灌输自己的新观念,而是要想想别人心里已经有什么旧观念,其中有哪些可以用来说明你的新观念。对旧观念稍作加工,是让对方秒懂新观念最简单的方法。
使用“基础模型”时,要特别注意,在别人理解了你想传达的大致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强调细节上的区别。这样做,一来是突出你的新意,不跟原型混淆;二来也可以让对方理解更为精准,避免先入为主的误解。
2.让对方知道“看哪里”,他才知道“怎么办”
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就不知道应该看向哪里。
以“角色推演”的方式,帮助对方集中注意力,产生有价值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让他们代入某个角色或者场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不能给一个太空泛、范围太广的角色,不然对方还是没办法集中精神。
3.来条“话尾巴”,让他听懂话里有话
任务交代完毕的时候,下属心里应该是“逗号”而非“句号”。
在工作状态,不能指望别人自己去领悟你的言外之意,所以交代任务时,要尽量清楚详尽。然而另一方面,说话太啰嗦,反复强调同一件事,不仅会显得不信任对方,还会降低沟通效率。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在交代完任务之后,加一个疑问句的“话尾巴”。
有一种说法是,布置工作的时候要讲五遍,分别是:领导讲一遍;下属复述一遍;下属谈自己对工作目的的理解;下属谈自己对可能遇到的困难的预估;下属谈没有别的代替方案。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这样做当然更加保险。但是日常交代工作,不可能处处都这样费事。一般情况,加个“话尾巴”,让对方心里打上逗号,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方法。
4.用“戏剧感”创造惊喜
不以激发好奇心为前提,再好的故事也出不来效果。
这种说话技巧,主要有三个步骤:“你想知道吗?”--提出某个眼前常见的困扰;“想象一下”--畅想问题已经被解决的美好情景;“其实你不必想象”--这时候,你可以把你的惊喜抛出来了。
这个技巧的重点,其实是在第一句:“你知道吗?”这句话作为切入点,需要让你的听众产生共鸣,所以你要提出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困扰。有了共鸣之后,后面的美好想象也就更容易成立,第三步的“创造惊喜”,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