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默默”,代表了教育界的一股清流
上周六,参加孩子高二学生家长会,到达开始的时间时,偶一抬头,透过遍撒阳光的大玻璃窗,红色的横幅上的字体显得依稀可见,阳光的折射,使家长们的眼睛避开它,但余光看到了“默默陪伴”四个字,精神为之一振,这两个字在传统意识中与中高考的标语似乎无所关联。我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为丹中选 用的“默默”二字点赞。
马校长的发言中,特意提到了为什么选用“默默陪伴”作为主题。因为在高中阶段,孩子的课程难度已非专业教学的父母们所能辅导,家长们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后勤,做好心理辅导,学习上的事就交给老师。
可能有家长说,后勤保障不就是做做饭,接接送送吗,这有什么难的呢!不是每个家长都会做的嘛。是的,但这其中你说的每一句话,你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一举一动,在孩子眼里,都是他衡量你是否专心,是否和他平等相处的呈堂证供,都将成为日后双方渐行渐远的人生旅途中,在彼此惦念中,是心疼多一点,是遗憾多一点,还是怨恨多一点。
02 避免陷入“爱之深,责之切”。
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以爱的名义去指责孩子,久而久之,就可能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最俱代表性的就是饭桌训话。
平时忙工作,回家忙做饭,到饭点了,好了,一家人都到齐了,于家长而言,是顺口念叨几句,但我们想过没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初建的孩子,多么希望家长在饭桌上能忍一忍,在他看来,这就是莫大的尊重。就此一点,饭后哪怕被单独交流两小时,孩子觉得他真正被重视被理解了,至少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存在于这奋斗不易的世上。
只要孩子有了兴趣爱好,专业成绩差一点,又有何妨呢?
我想说好孩子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成绩好的孩子。
《浮生六记》中沈复说:吾人须于不快乐之中,寻一快乐之方法。如果每个人的一生能有一件快乐至极的事,伴随终生,比如专心于养花,比如专心于西点。我们往往只羡慕几十年如一日在生产线维修的高级技师,花几秒钟就能找到别人找了几天的问题点,但却不一定羡慕一夜爆富的中彩票者。
可见,快乐、满足、幸福感是建立在目标设立后通过持久努力,达成预期的过程感受,并不是纯粹对结果的感知。
我一直觉得孩子在小学阶段,在兴趣爱好上广种薄收,是放羊式管理的最好境界,但我并不赞成孩子什么都不学。因为我们都知道,到了初二,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多余时间管理自己的业余爱好了。
从幼儿园开始,甚至更早一点,孩子就能表现出各种天斌性的爱好。我们家长拥有的仅仅是比孩子多一些人生阅历,并不代表我们在任何领域都比孩子强。我很赞同一些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而不是一味地监督和检查。今年春天有一个周末我在读唐诗时,问女儿她是否记得《蝉》这首诗,她问我是指哪首《蝉》,脱口说出了两首诗的作者,瞬间觉得此生和她做母女,是犹如遇到了知音了。列文如下。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正如林清玄在文中所说:你的孩子是甘蔗,甜美而笔直,我一点也不羡慕,因为我的孩子是辣椒,够辣够呛!是柠檬就要够酸,是苦瓜就在够苦!
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能用我们的慧眼,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体肤外貌,连同他的神彩飞扬为哪般,连同他的忧郁为何事,这样才不枉父母子女一场,快乐地伴行,互相成就!
03 默默陪伴,是我懂你的一切。
我懂你的辛苦,也懂你的无奈,更懂你的开心。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放学路上的孩子,争分夺秒,叽叽咋咋,说一些同学间的谁谁怎么怎么,老师又怎么怎么,但到家后,反而又不说了。这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默守沉规“了一整天,如果是住校生的话,至少是一周,他们在寻找一下语言的宣泄口,释放压力,这时候我们只要做到认真倾听就可以了。
这次家长会上,马校长特意提到关于学生学习苦不苦的问题。孩子从早上6:50到晚上21:45都在学习,苦吗?就这个问题,我和孩子爸爸随后认真地讨论了一下,正好他这次难得也坐在后排听完了报告厅的部分。
我的观点是: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如果不把所有精力用来学习,有了空余时间,势必不能浪费,就会用来做别的事情,比如看手机,比如早恋,比如看动漫科幻,或者其它日后令孩子自己后悔的事情。
如果说历经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你的孩子的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还没有被挖掘被发现被成长,那么,到了高中,他的将来能立足于社会的只剩下学习这一项了。
此时不学,更待何时!
这一点我们做家长的可以从社会形势、专业分工等给孩子分析一下,将来他可能走的路是什么,方向是什么?
前两天聚会,一个朋友说起她的育儿经,很是精彩。对于孩子,我们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亲妈对孩子真正的好是阻断他对家庭经济的依赖,让他尽早地自力更生。相反如果亲妈对孩子今天一个苹果八明天一双耐克,基本是相当于是一个后妈养废一个孩子的做法和套路。
我们懂你,愿意在做家长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地自我修炼,在你经历上天劳其筋骨的同时,不让你饿体肤,最关键的,是给你一方心灵上的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