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鲁肃对孙权看看,你也算得上通情达理的人,怎么今天也蛮不讲理了呢?靠逼就逼得出计策来了?
再说,又不是我自己上前向你献计,为什么我讲了一声“都不好”,定要我讲出好的来呢?
其实,这就叫“吃他一碗,凭他使唤”。
他出名是“急煞鲁肃”。今天被孙权逼得他在大堂上走来踱去,踱去走来。一会儿拭一拭鼻子,一会儿拍拍屁股……
古代读书人,动起脑筋来都有习惯,或拭鼻,或搓手,或敲太阳穴,或搔头,或拍屁股,也顾不了周围人对他的好笑。
一会儿急步蹙眉,一会儿立定凝思:是啊,既然张昭、黄盖之说皆不对,那末到底错在哪里?对的办法又从何而来呢?
孙权与众文武见鲁肃苦思冥想,都屏息凝神,大堂之上寂静无声。
其实,孙权也在考虑鲁肃的那番话,认定他心中有底,只不过还未成熟,非逼他一逼不可。
事情果然不出孙权所料,鲁肃跑到孙权面前,突然放声大笑:“嘿嘿···主公,下官顿生一计。”
“有何妙计?”
“请问主公,你邸报可曾看过么?”
三国年间,有一种专门记载国家大事的报纸,叫邸报。民间事情并不刊登。
孙权想,又要与我瞎扯了。问道:“我问你计,你为何问起邸报来了?”
“计就在报上!”
“我身为六郡之主,邸报岂有不看之理!”
“好极了!请问主公,可曾见得报上刊登:刘备当阳新败,现在江夏郡大开丧否?”
“刘备开丧,与我何干?”
“主公,自古以来,兵不厌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好比只有三十多万,他对外要说五十万;有了五十万,要说七、八十万;有了七、八十万,便称百万雄兵。那末,现在曹操到底有没有一百万兵呢?谁也不知道。又不好去问曹操。以我看来,刘备他一定知其底细。”
“你不要以为他穷,他常同曹操交兵,尤其打过好几次胜仗,火烧博望,再焚新野。打到胜仗,一定知其军情,名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现在刘备正在开丧,主公何不命人以去江夏吊丧为名,行打听曹操底细之实?”
“好!”孙权想,你鲁肃真是个聪明人,“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想出了一个好计策。孙权哪里知道,这个计策,早已落入孔明筹划之中,他们正在假开丧,就等你鲁肃去吊丧。
鲁肃想,叫主公命人前去打探消息,要是曹操确有一百万的兵力,就可以同刘备联合起来对付他。
如果没有一百万兵,只有六、七十万兵的话,那末我们江东六郡拼拼凑凑,也有六十万左右,兵力相差不太大,那就打一仗,也不一定我们输。
尤其曹操驻扎赤壁不久,新来乍到,军心未稳,不会马上杀过江来。还是趁此机会,摸一摸底,再作决定。
所以,问了一声:“主公,你看此计如何?
孙权听完鲁肃之计,大为赞成。除此之外,别无良图。一准命人前去江夏吊丧。这样,我就不必操之过急的了,从容不迫地将拒曹之策考虑周全。
那末,派谁去呢?这条计你鲁肃献的,索性拜托你去江夏跑一趟吧。因此赤壁之战就是从鲁肃吊丧开始的,名叫“鲁吊”。
赤壁之战中有名的是东吴十计。有了十条计,赤壁才烧。鲁肃今天的计是条母计;母计之中,还有十条子计。倘然鲁肃不去吊丧,孔明的计谋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