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8月6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五百八十三天。
【如父亦如子】:“什么时候一个父亲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从怎样的一刻起,一位父亲能够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呢?”,这是日本小说《如父如子》扉页上的第一句话。男人,一生要经历两个重要的人生角色,一个是儿子,一个是父亲。我们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儿子,承担起一个好父亲的责任。这本《如父如子》能给我们一些重要的思考。
作者是枝裕和是日本电影导演,也是“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就是那个以拍细腻感情生活闻名的导演。如果提起他最新的电影,你一定知道,就是很火爆的《小偷家族》。《如父如子》的故事很简单,建筑公司设计部门管理者:野野宫良多由于童年中父母生活的问题,导致成年后的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疏忽于家庭生活的关心,他是一个较为失败的儿子。良多在公司中与前同事绿结为夫妻,生下了可爱却有些内向的庆多。本来的生活按部就班,庆多考上了不错的学校,一家人正准备温馨的庆祝。一个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小家庭的宁静祥和。
庆多出生医院告诉家长,原来由于医院疏忽,当时出生的婴儿抱错了。庆多原来不是良多和绿的孩子,他们现在必须和另一个家庭见面,商量抱回自己孩子的事情。
另一方的家庭是雄大一家,两边商量好以后开始“交换留宿”。这是故事发生的转折,让亲生的孩子重新回归到身边,也要把不是父子关系,却感情融洽的庆多推向另一个经济条件稍差的家庭。这是突如其来的大考验。
在长达半年时间的“交换留宿”中,良多得以重新思考怎么做好一个父亲的问题,雄大对他说,这半年以来自己和庆多相处的时间,比良多和庆多相处一生的时间还长。
《如父如子》的故事很简单,只是由抱错孩子引出的亲子关系思考,却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反思空间。我们对于身边随手可及的孩子,倾注了多大的心血。书中故事的背景是日本,良多生活的东京压力极大,工作劳累,频繁加班。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平衡,就连进入一所学校,面试官不仅要设置一系列互动游戏考验孩童,更要面试家长,问询家庭条件和亲子关系。这是过度焦虑的现代社会,也是我们所处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这样的男人,尤其是80后与90后,作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还没有来得及脱离家中的宠爱,就要担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也许连儿子角色都没有扮演好,就要走上父亲的道路,这是我们容易疏忽却重要的问题。
这也是书中良多面临的问题,尚未完成儿子角色的任务,就已经匆忙的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但最终,他能在换位思考中获得新的感悟,领悟到原来可以“回到”自己的童年,重新领悟如何和父亲相处,然后把这种切身体验转移到对待自己的儿子身上。
如父如子,简单的故事,却能让我们得到足够的反思。
我们怎样成为一个好的父亲,先从反思做好一个合格的子女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