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镜子,正在学习得到《超级个体》专栏。
期望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提升我的学习效果和行动力,改变自己,并期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影响。
以下是正文。
有人调侃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仔细想想,说这句话的背后,透露着一条信息:“梦想”太过美好,而不容易甚至不能实现。
这是因为:
- 脑海里形成的乐观幻想会造成美梦成真的假象,消耗我们的动力;公布梦想获得的认同感,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行动力。
- 单纯的乐观让我们只考虑好的一面,而忽略现实的障碍,导致失败。
今天的内容帮你解决以上问题,助你梦想落地。
心理比对,确定梦想可行性
实现梦想的前提得是:梦想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毕竟,人类再努力,长生不老的“梦想”也实现不了。
梦想是否可行,给自己来一个心理比对,回答三个问题:
1. 你的期待是什么?
2. 当前这个期待的最好结果是什么?
3. 当前最大的现实障碍是什么?
通过心理比对,可以发现梦想是否靠谱,解决在梦想实现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问题:
- 乐观幻想消耗动力,导致只幻想,不行动;
- 忽略现实障碍,过于乐观,导致三分钟热度。
执行意图,解决梦想障碍
通过心理比对,我们确定了梦想可行性,保持了执行动力,接下来就是执行了。
那么如何克服实现梦想过程中的障碍呢?利用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执行意图,简单来说,就是具体要怎么做。通过“如果……那么……”的方式制定。
例如:
想博览群书,下班后往往觉得累不想读。
- 如果我觉得累不想读,那么我就坐上沙发让腿脚一边放松,一边读书。
- 如果我不想读,那么就定个闹钟看半小时电视后再读。
执行意图,相当于提前给最差的情况做预案,一旦遇到某个障碍,就执行制定好的预案。不至于面对突发的障碍来不及思考,只能依靠本能。
有没有发现,执行意图也可以应用到面试过程中:
- 如果我紧张,那么我就停下来5秒钟再说话。
- 如果我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就立刻说出来。
- 如果我被问到这个问题,那么我就……这样回答。
使用心得:强烈推荐!!!早起的计划想了半个月,一到闹钟响就脑子迷糊困的要死继续睡。于是我尝试了执行意图!立马见效,早起让我的时间“多”了起来,一天都活力满满,很开心。
心理比对+执行意图=WOOP
- Wish:愿望
- Outcome:结果
- Obstacle:障碍
- Plan:计划(执行意图)
如果不知道可能会有哪些障碍或如何应对较大障碍,可以找到梦想在现实中的标杆——榜样。研究榜样在成功的过程中克服了什么障碍,学习ta(们)的克服方法。
有策略地公布梦想,促进梦想实现
最开始我们提到,公布梦想带来的认同感会带来梦想实现的假象,从而降低执行力。
因此,我们可以不公布梦想,让自己的满足感来自于梦想的实现,而不是励志。
然而有人却在公布梦想后,在其他人的监督下更好地坚持下去。常常也有人立flag,就是希望能够得到监督。
这其中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公布,公布什么,公布给谁,什么时候公布。
因此,我们可以公布梦想。
1. 为什么公布?
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感?那还是不要公布了,否则也只会“打脸”。
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监督?那就在公布时请他人监督,做不到要如何。
2. 公布什么?
公布梦想,会获得很多赞赏,带来满足感,却降低了行动力。
那么就尝试公布“不带来满足感”的内容,公布梦想+计划,让他人监督你的梦想执行过程。
3. 公布给谁?
如果他人不能给予积极的监督和反馈,梦想的公布也就功亏一篑。因此要公布的对象很重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他人的期待会改变一个人。因此,应公布给对我们有积极期待的人。
锚定效应告诉我们,他人的水平(第一信息)会锚定我们的水平(被判断事物),从而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和监督。因此,应公布给标准更高、水平更高的人。
4. 什么时候公布?
通过WOOP工具我们可以在不执行的情况检验梦想的可行性,那么通过“试探性评估”则是让我们在实践中检验梦想的可行性。
即闭口不言,先行动90天(一段时间),尝试一下。
毕竟,如果一开始就公布,行动过程中却发现问题重重,无法做到,容易损害信誉。
而且,梦想的动力应该源于我们自己,而不应该是他人的监督。
总结
让梦想不再只是“梦想”,而是成功落地:
- 利用WOOP工具确定梦想可行性、克服梦想障碍,触发行动;
- 闭口不言或有策略地公布梦想,促进执行。
你有没有发现,这套方法不仅限于梦想的实现,其实也可以用于我们的任何目标或计划。
2019年8月13日
这是第6篇,我已经开始改变,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