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问到:长大后要做什么?
我想当一名老师,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做宇航员……各式各样,每一个孩子都怀揣梦想。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你实现了吗?
对不起,我没能长成“万一”,我成了万二。我成功地实现了一半梦想,我“老”,但未成“师”。
成为万二后,我深刻反思:我们小时候的回答,是一句纯粹的空口号,还是我们心中梦想的萌芽?
如果是空口号,也不至于脱口而出。如果是梦想的萌芽,为何没能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因为当时的父母并不重视孩子的回答,没把孩子的答案落到实处,没有与实实在在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没有在孩子心中播下“职业意识”的种子。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但是,没有人帮助我,把当老师的梦想与具体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没有人告诉我,当老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掌握哪些知识;没有人指引我,实现老师的梦想,需要通过哪些途径。
如今,没能当成老师的我,希望能成为一名播下“职业意识”种子的园丁。
2
提供土壤养料——职业认知与扮演
从小让孩子认识职业,把相应的职业与日常的具体工作联系在一起。通过职业扮演,让孩子对具体的职业产生兴趣。
我小女儿刚学说话的时候,我就拿着各个职业人物的卡片,教她学说话:“工人,工人,工人做工咚咚咚!”“厨师,厨师,厨师炒菜火火火!”……一边说着,一边做着各种职业动作,让她对各种职业有最初的印象。
带她出去玩儿时,见到相应的从业人员,再复述一遍,联系实际,让她对相应的职业有客观的认识。
她长大一点时,更详细地向她介绍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并向她介绍家庭成员与熟人的工作内容。
后来,她在路上看到交警指挥交通,就在家里扮演“警察姐姐指挥交通”。
上学后,角色扮演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人饰多角:“司机开校车”、“医生姐姐晨检”、“主班老师上课”、“生活老师端饭”、“体育老师练武术”……
几乎每个孩子到了一定阶段,都会表现出对职业扮演的极大兴趣,若只停留在“扮演”上,那只能培养孩子对演戏的兴趣。想要培养孩子对职业的兴趣,就需要父母向孩子提炼出职业能力与价值。
提炼种子的力量——职业能力与价值
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份职业的获得,都不像玩过家家那么容易。
工人,需要强健的体魄,掌握施工技能。厨师,需要灵敏的嗅觉与味觉,掌握炒菜的技巧……
有一段时间,小女儿特别喜欢扮演“警察姐姐指挥交通”。
我就经常对她说,警察姐姐要站在路上很久,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坚持站立;还要知道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识牌,才能好好地指挥交通。
她就说,她要好好吃饭,不饿肚子,多锻炼,就可以站很久。
后来,过马路时,她特别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又对交通标识产生浓厚兴趣,认识了许多标识。
有时候,她玩兴大起,胡乱指挥交通,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导致塞车。
我就借机告诉她,如果塞车,很多人都无法很快回家。爸爸下班后,就赶不回家吃饭,就会饿肚子,要等我们快要睡觉的时候,爸爸才能到家……
她一听,就很难过地嚷着,她不要爸爸很晚到家……
我趁机解释:所以因为有交警好好地指挥交通,没有塞车,爸爸才能赶回家吃饭,很快到家。
我提炼出交警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有健康的身体,掌握交通法规与知识。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进一步提炼出职业品质:风雨无阻指挥交通的坚强毅力。
我还提炼出交警的职业价值:让交通畅通无阻,让每个人可以早早地回家。
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想从事任何一份职业,都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学习相关的知识,而不是空喊口号、随便扮演。并且,每一份职业都有各自的价值,都能够帮助到他人,并从中获取自豪感。
身体力行地灌溉——父母以身作则
做了三年多的全职妈妈,在小女儿适应了幼儿园全天班后,我开始去找工作。在找工作之前,因希望转行进入健康行业,我特第去参加了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学习,随后通过了全国职业资格考试。
尽管并非刻意,但在此期间,我向孩子们传递了这样一种职业意识: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才有资格获取相应的工作。
譬如,我热爱健康,希望以后能从事健康行业相关工作,但我不具备这样的职业能力。所以我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考核,才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
后来,我在药店担任健康顾问。老公有时候带着小女儿经过药店,她亲眼目睹了我为顾客讲解保健品知识的工作状态。回家后,她对我说:“妈妈,我看你上班的时候很开心!”
我回她:“是的,妈妈很开心!妈妈帮助叔叔阿姨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让他们身体棒棒的、很健康,所以我很开心!”
她从在我的工作状态中看到了愉悦与价值,因此在往后的日子里,她便常常跟我说:“妈妈,我长大了以后要跟你一起工作!”
以前,她也亲眼目睹过爸爸上班的工作状态,但她从来没有说要跟爸爸一起上班。尽管我也向她提炼出了爸爸的职业价值,但或许因为没能感受到爸爸在工作过程中的愉悦,她便没有参与其中的心思。
我在药店的工作并不轻松。有时候,上夜班到11点,回家吃宵夜洗漱,要一两点才能睡。第二天早上6点多要起床,做好早餐送女儿上学,8点又要上早班。
睡眠不足,相当疲惫。但一旦进入工作,就尽情享受工作带给我的价值感,才会有自然而然的愉悦的工作状态。
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但即使再差的工作也有相应的价值。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就尽情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价值感。人生的每一刻,都尽量享受当下正在做的事,而不是在忍受。
3
为孩子播下这粒“职业意识”的种子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合格的园丁,还要时刻留意恶劣的天气:有些父母会向孩子传递“他们不喜欢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信息。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想成为一名老师。小学三年级,我成为一对教师夫妇的养女。我的养母极其不喜欢她的工作,因为工资太低。她经常对我说:“长大后不要当老师,当老师没饭吃!”因此,我一直没敢告诉她,我很想成为一名教师。
高考报志愿,我的所有志愿栏里,没有一项是师范大学。我没敢吭声,为了生活要学会忍受,因为没有一个人在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养母不喜欢她的工作,但为了生活,她忍受了十几年。所以,我也得要为了生活,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最终的结果,我在之前的文章《高考失利,你的态度将改变你的人生……》中写过,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后来考试挂科,最后因病休学。
在同一篇文章里,我也提到过,大J也不喜欢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但调整好心态,安心学习,年年拿奖学金。没有提到的是:她并不是在忍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是在这个学校里结识了一批优秀的朋友,她喜欢跟这些兴趣爱好广泛的优秀朋友,一起折腾各种项目,她在学校享受与优秀朋友共同进步的乐趣。
事物都有两面性,工作也是如此,关键在于你关注的是哪一面。你面向阳光,阴影就跑到了身后。这时,你就是在享受阳光的照耀,而不是在忍受面前的阴影。
其实,所有的育儿问题,都需要父母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父母先要明确:孩子想要实现的梦想之果,确实是他真正想要品尝的滋味,而不是父母强行嫁接给他的。
然后,再为孩子播下“职业意识”的种子,让他的梦想落地生根。在发芽生长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参照父母梦想的“生长路径”,依样画葫芦。即便父母并未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依然要享受工作再来的成就感与乐趣,让孩子也能感受到工作的美好,增强实现自我梦想的动力。
好比,像我这样的万二,尽管没能成为“万一”,但依然心怀梦想,野蛮生长,硬生生地把当老师的梦想改成“播种的园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