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个场景,大概是读小学的时候,应该是在四年级前,我还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天,房门被妈关上,我在房里面,跪着趴在床边上,奶奶爸爸还有爷爷都在门外使劲的敲,要妈妈开门。场面很混乱,应该是我妈要打我。至于什么原因要打我,我想不起来了,当时的我有没有哭,也不记得了。按照经验,妈妈应该是打了我,打的那个痛感也不记得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感受应该是屈辱吧,讨厌暴怒的妈妈。
当时的我的决定有两个,一是不要做我妈妈那样容易暴怒的人。之后的成长过程中,长辈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性格好,善良,同伴们对我的评价也是温柔,有耐心。另外一个决定就是要做顺从的人,才能避免强权(妈妈)发怒,自己受苦,由此很长一段时间,即使自己不喜欢,也不会拒绝。
从我上初中开始,妈妈早就不打我了,但是听性格强势的妈妈话,是我的习惯。为了避免她发怒,基本她说啥我干啥。可是我有自己的生活,爱好,渴望自由,当我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学习的越多,迟来的叛逆期慢慢苏醒。每当与妈妈持不同意见,我的汗毛可以顿时竖起来,顺从了多年的反骨就要立马冒出来,外面一贯温柔的我也可以摆脸色给妈妈了。妈妈年纪大了,会忍让我的脸色和脾气。母女的力量在此消彼长。每当我平静的时候,看到强势的妈妈因为年龄的衰老,知识的落后不再强势,变得缩手缩脚,心里唏嘘,充满了怜悯。
通过学习,我也当了妈妈,也有被儿子惹毛爆炸的时候。我明白了,妈妈在她的成长经历里,尽了她知道的最大的努力来爱我。我可以做好我自己,知道自己不愿意,可以用平和的方式表达我的拒绝。温柔的人,也可以是坚定的人。适当释放自己的情绪,压抑太久,得不到正确途径的疏通,只会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爆发,害人害己。善良的人,可以有原则的配合,而不是无界线的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