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养成了每年写年度规划的习惯。以前会觉得写年度规划是个很easy的事情,因为我对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清晰。但是当我端坐电脑前,正式思考当年的规划时,才发现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定目标虽然很简单,可能不到一行就写好了,但是实现目标就远不是写一行字的事了。在写年度规划的过程中,我曾犯了许多错,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反思了很多,总结了一些原则和技巧。
在此记下,以便自我提醒。
原则部分
1. flag别立太多
——贪多嚼不烂
因为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为了尽快达到更多目标,所以我们喜欢多事并行,也就是所谓的贪多。刚毕业那会儿,年轻气盛,总觉得只要自己更努力一些,肯定能做到。但是后来发现,我是真做不到啊!一是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努力;二是人的时间精力真的非常有限,而意志力对此束手无策;三是过多的任务,会带来过大的压力,如果不能严格执行的话,只会带来内耗却不会改变现状。
所以切忌贪多啊!
——学会暂时舍弃
想做的事情那么多,而一年又完不成,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学会舍弃。我一直觉得舍弃更需要智慧,而强迫自己舍弃,则是一种修炼,因为舍弃有时候真的很痛苦,但是有舍才有得啊!(这又是个道理都懂,但就是很难做到的范畴了!)
2. 一定要考虑可行性
大部分人都希望做更牛逼的事,成为更酷的人,但是资源有限,难免遇到各种限制和阻碍。我去年看了一个大神的博客,看到人家3个月考N2,觉得超牛逼超励志,所以头脑一热也决定挑战一下3个月考N2。哎,结果太过惨烈,以至于不忍回顾。后面反思了下,这个目标确实太过草率,几乎不具有可行性。虽然大神可以做到3个月考N2,但是人家本来就有日语基础,而我当时连50音图都认不利索,而且人家每天能抽出2-3小时专门学日语,而我每天有1小时就不错了,再者就是大神的执行力比我强多了,不得不服!所以制定目标,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可行性。
3. 目标可量化,结果可衡量
我每年的年度规划里面,都有看书计划,但是看一本是看,看100本也是看,怎么判断我是否完成任务了呢?所以就需要一个评判标准了。可量化的标准是比较容易判断完成度的,比如一年看50本书,完成与否或者完成多少,很容易衡量。但也有不太好量化的情况,比如我希望对家人更好点,怎么判断我是否做到了呢?对爹妈做满意度调查吗?显然不太合适。我的做法是至少每周给爸妈打一次电话,节日都送礼物或者红包,诸如此类。
4. 分清楚目标和手段
有时候目标即手段,手段即目标,所以我们很容易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尽管如此,但还是很有必要区分二者。还是看书的例子,我之前的一个目标是当年看10本经济学的书。但是我为啥要看经济学的书呢?因为我希望更好的认知经济世界,更好的学习投资理财。哦,原来这才是我的目标,看10本经济学的书不过是手段罢了。但是看10本经济学的书能帮我达到目标吗?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和手段呢?这么一想,思路似乎更加清晰和开阔了。所以说有些时候,一定要多想想,分清楚目标和手段。
5. 一定要有余闲
最近看了《稀缺》这本书,作者认为安排过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强调计划中一定要有余闲。此刻,真的十分认同啊!因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太多了,如果计划太满,没有余闲的话,我们很难自如应对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应对不好,也必然影响计划的执行。但是给自己一些余闲,不仅让自己在时间上更自由,也会让心态更从容,从而更好的去达成目标!
技巧部分
1. 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年度计划
我觉得年度计划更强调方向,所以尽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望向更远的未来,可以稍稍弱化实践性和落地方案。《原则》里面提到,为了看清现实,我们要做到极度的头脑开放,然后在现实基础上做决策。所以在展望未来时,我觉得可以更加大胆的假设,把困难和问题留到可行性评估中去修正。
2. 按照季/月/周,拆分目标和任务
也就是说在立足高远时,落点要低要具体。说人话就是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把大任务拆成小任务,尽可能拆分到原子级,可执行可实操。比如说,目标是半年内雅思考到7分,咋一看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但是如果转变成第一个月刷听力,第二个月刷阅读,第三个月练写作,第四个月练口语,第五六个月复习冲刺+做真题,这样是不是清晰多了?其实这也不过是个框架,到实操层面的话,最好再细分到周,甚至是天。
3. 定期回顾与反思
这样做有2个好处,一是跟踪目标或者计划的完成度,及时调整策略,避免到了ddl才发现问题,而那时可能已没余地去解决问题了;二是我们设定目标或者执行计划时,可能是以年度或者季度为周期,但是外界变化很快,我们做计划时的前瞻性可能不足,导致某些目标中途被丢弃或者某些计划中途被推翻,这时候要及时更新年度或者季度计划,不要等到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才意识到,白白耽误一年时间。
此刻,我的想法和做法依然不够成熟,但是相比2年前,也算是进了一大步,所以写出来,期望与具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