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情况回顾
(一)日计划完成情况
(二)周计划完成进度
二、成就&问题
(一)成就记录
- 完成百词斩Day78:GRE3000→1846/2904,总数2660。
- 完成1023日计划+日回顾。
- 与Teach Now项目负责实习的老师联系,搞清楚相关情况。
- 完成42周周回顾文档和43周周计划。
- 看完《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
- 浏览嘉女王博客,意识到记录成长痕迹和专心做好自己的事的重要性。
(二)存在问题
- 花在微信和网络上的无意识浪费过多。
- 久坐,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 周回顾耗时过多,需要考虑精简。
三、总结与回顾
今天做完了42周的周回顾和43周的周计划,并在论坛上发布了周计划。还看完了张爱玲的三部小说,语言、修辞和表达都别具特色,每一篇都讲述了生活中最现实的部分,看完以后颇有些压抑。
上午准备写周回顾文档的时候,因为简书一直打不开,顺手点进博客,一时心血来潮点开了嘉女王的博客,发现她居然一直在更新。
当年在新华社实习坚持写博客的那段书剑发现她的博客时,30岁且单身的她刚刚开始在德国读博的生活,当时被她的潇洒和勇气所折服,默默地关注了一段时间。后来不再坚持写了之后,几乎忘记了博客的存在。偶尔点进去,也只是通过微博按钮直接进微博而已,并不去看博客里面的内容。
今天打开之后,发现4年过去,当年关注的嘉女王一直在坚持更新。熟悉的页面上多了她这几年所有去过国内、国外的地方,和她这几年经历的大事。博客目录里面也从原来的一个文集变成了6个,一年一个,从再见二十几岁到三十岁的第五年。4年的时间,她读完了博士,写完了论文,从德国到北京,再到瑞士,从一个人到谈恋爱到结婚。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大事小事碎碎念,她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翻看着她简单记录的字句,深深地感觉到文字在时光面前的巨大威力。
从她每日一篇的记录里,我清晰地看到她一步一步成长的痕迹,里面有琐碎的快乐,也有散落的忧伤。从30岁到35岁的每一年的每一天,那些重要的事情和感受,都被她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来。
再回过头去看自己的这四年,看到的只是空洞,模糊的印象和碎片。很多事情,感受,喜怒哀乐,都随着时光的洪流消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看着她的记录,感觉自己这四年好像并不是一天一天扎扎实实走过来,而是从某个时空直接跳过来的。
想起当年开始坚持写博客的原因,是因为雪晴说过的一句话:“很多事情你不写下来,就消失了,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当时这句话给了我太大的震动,所以坚持写了一段时间。
然而,终究还是没打得过本能的惰性。
最近一直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把现在在做的日回顾与之前坚持记了很长时间的日志结合起来,更多地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而非只是机械地记录完成的任务。其实所有完成的那些任务,在完成的那一瞬间使命就结束了,之后便只是作为一个战利品存在。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每一天生活的细节不同,它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那些独特的经历,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自己所有细碎的感受,这些东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我在这世界上走一遭最重要的东西。它们是我作为这个世界上一个独立个体的标志,也是我在若干年后回忆中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接下来要考虑把每天日回顾部分的分享停掉,只输出自己每天的经历、感受、想法和收获,记录自己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东西。
目标管理的东西它只是个工具,不是自己的成果。
记录信息:
【表格清单】21:52-22:38 46分钟
【成就问题】22:38-23:27 49分钟
【回顾文档】1小时3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