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还是让学生们继续仿写诗歌。写得好坏没有关系,重要的是锻炼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如,要有丰富的意象,要押韵,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要有明确的主旨。只要用心写,总是会有收获的。
就算是没有灵感,没有诗才,孩子们也自有妙招。林徽因写的不是“四月天”吗?那我就写五月天!于是,二月天,三月天、六月天、九月天、腊月天都来了。不就是把诗歌中的意象换一下吗?那我二月天就写初生的草,六月天就写盛开的莲,腊月天就写傲雪的梅……思路倒也没错,就是显得牵强。
当然也是有不少佳作的,比如这篇《你是山间的翠竹》。这是王妙姑娘的大作,她的文章一向是很有灵气的。我夸她诗写得好,她开心地对我说,老师,这是写给您的诗。哦?我竟然没有看出来啊!
我说你是山间的翠竹,
微风吹拂了竹叶;轻灵
翩跹在四季寒暑
你是清晨崖畔的新篁初吐,
晨曦吻着剔透的露珠,
叶尖拥着朦胧的雾,
静默中藏着傲骨。
那孤,那清隽,你是
历代文人的诗笺你写着,
你是虚怀,若谷,
你是隐者的风骨。
岩缝中的那翡翠色,你像
风霜里挺立的清,你是
烟霞浸润着你风骨中的执着淳朴。
你是风过留声的谈吐
是雨洗更明的清淑,
是高山仰止——你是清韵,
是如故,是归处,
你是山间的翠竹!
小翟同学这一首是有副标题的,直接表明就是献给语文老师的诗。我读着也挺美:
我说你是初春的玉兰,
柔声洗净了四方天;纯洁
在叶的影隙间舒展。
你是晨间拂过玉兰的风,
捎来早春的呢喃,清露
在晨光中晶莹地闪,
细语萦绕在花间。
那轻,那娉婷,你是温婉
繁重的粉饰,你不睬,你是
端庄,高洁,你是
夜里芬芳的清甜。
破晓时的那抹淡白,你像;
墨色未染的宣纸,你是;
素雅恬然点在水面上,
泛起一阵碧澜。
你伴着暗香绽开,
不沾染一丝尘埃。
你是洁,是琰,
是春色间的璀璨。
你的身影在叶间浅淡,
恰似那初春的玉兰。
谢谢亲爱的孩子们。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