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情伴随着年味越来越香醇暖温馨,除了过年与长假,我们很少回老家,可是每次回老家,胃口便会大开,味蕾绽放异彩。
因为种种原因,回老家的日子总在小年的时候,一进门首先飞出的不是奶奶的呼唤,而是一股夹着腊菜的腊肉味,院子四周挂着大大小小的肉,鸡鸭鹅鱼等等,四方院子挂了四排。
腊月二十九,已经开始忙碌的准备年夜饭了,老家的习俗有点,是要炸丸子,历年最常炸的是牛肉丸子,先把手洗净,再抓一把馅在手里,将其慢慢的从卷曲得食指间挤出,成为一个球形,再用勺子舀放到油锅里,这个需要速度与精细的活,还是奶奶最拿手,当然还有甜甜的红薯丸子,那是我的最爱!
每年的年夜饭是爸爸的主场,每道菜都要他来亲自掌勺,小炒的美味就不用说了,爸爸最拿手的就是鹅块,香辣而不腻,油多却不肥。还有一个就是皮丝,皮丝是猪肉皮做的,必炒的筋而不油,吃下去有干爽之意,这两道菜,每年都被吃的最多,剩的最少。最经典的菜色就是奶奶用炉火煨罐煨的羊肉,这时候,孩子们离开餐桌手抓羊排,边看春晚边津津有味的啃着,哥哥最爱吃的是羊排,他围在罐子边,大快朵颐,那吃相,那滋味,别提多美了,羊肉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年味浓郁,沁人心脾。
大年初几的早晨,爷爷,奶奶,爸爸,总要吃三四顿饭,为什么呢?因为家乡有习俗,早晨去拜年,要在对方家里吃顿饭,不需要带礼品,主人自会招待,每天从6点开始,10点结束,奶奶这个老校长,很多后生来拜访她,而我也不知都是谁,改怎样称呼,便一溜烟跑到里屋边吃东西边看书去了。
我们家有好多人,每天都有亲戚来拜访,比如说大表叔二表婶,九叔十娘的来,百人中只认得十个左右,所以在一起吃饭,难免会“心茫然”,话说有一个大伯,已经风雨无阻的来吃十来年的早饭了,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从无间断,所以,每年早晨放完开门炮后,第一个走进来必是这位大伯了。
吃,也是一种文化;美食,是一种传承,家乡的美食数不胜数,这是冰山一角。只是不逢年,难得此等“家”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