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强村的丰碑(1)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内容提要

其父崇尚文化造就财富,没文化的父亲望子成龙心切误导了孩子而致大器晚成。葛亮异常聪明加刻苦考取了名校,父子间相互隐瞒病情:父亲尿毒症;儿子为父亲无牵挂而安心就医,提前返校又遇车祸。诠释了人间至真无私的亲情。

葛亮毕业后竟辞掉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公务员工作,为家乡致富以身染众。凭为民致富之满腔热忱冲破重重阻挠竞选村官,上任后王葛亮风雨兼程,历尽艰辛……就在村子发生了巨变的时候,大信岭上日夜散发出阵阵恶臭,村民难以忍受,葛亮义无反顾地率众走上了一条漫长坎坷的维权之路……


第一章 千年墨河传佳话 文化异彩扮古村

我的故里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家村落,坐落在胶东半岛上闻名遐迩的大信岭下,村前有条千百年流淌下来的河,村后有座不称山没有命名的岭,可谓依托了峻岭、傍恋了古河。

记得我的初中同学是这样描写的:

在这炊烟袅袅的地方

河水呈着黑色哗啦啦地淌

宛若小提琴拉响惬意小调

浸润了土地肥沃

创变着看不尽的瓜绿茄紫柿黄椒红

满岭的石榴笑脸绽放

田间的谷穗子狼尾巴般大小

呈现给这里呵护着它们的主人

把小日子映照得金黄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

在此留恋的雁群也会忘记南飞归家的方向

村前那条呈着黑色的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至圣孔子携学生子贡、颜渊周游列国,经由汇泉湾驾马车至此,师生见柳暗花明、河水清彻、好不惬意,便在此休歇。颜渊铺就宣纸,子贡下力研墨,孔夫子奋笔疾书。子贡急于一睹老师大作,不慎绊动了付流待淌的墨,墨水便迅即涌进了河,染就了河水至今的颜色,得名墨水河。

村后边的岭上奇石不绝,有神仙脚窝,有子贡颜渊双膝拜仙窝等等。岭上的若干小石窝常年积水不竭,老人嘱咐天再大旱也不能动一小勺,只准遇难事解不开了饮一小囗赐人聪明才智。

对了,孔夫子墨水河边的那篇书法大作“白水汇泉黑土即墨”中的即墨乃是我们的村名,凭借她至圣的文化氛围,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村落规模不断扩大。至今的即墨村已鲜为人知了,它由村变镇,由镇变县,由县变市,如今又通过了撤市划区,与百年青岛融为一体喽。

即墨区中的即墨村早就改写了称谓,叫作通济街道办事处墨水河街道居委会了。然而,即墨村的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旧事历历在目,尤其是那些热爱文化的老乡,就连已故的老者依然鲜活在我的心中。

即墨村村民文化氛围浓厚,说学逗唱几乎人人都会。一个以山里石雕花刻龙的大戏台搭在村的中央,常年不大闲着。在此登过台亮过相的有戏曲演艺界文化名人,也有活跃乡里的业余剧团。即墨村剧团以柳腔作主打戏剧品种,每当冬闲百姓围观、热闹非凡,村剧团演出的柳腔戏《王三卖鱼》,经县剧团看好采编排练,进京代表地方汇报演出,获地方戏曲优胜奖,其中的男主角王三还是我们村上的人呢;朗朗上囗的唐诗宋词屡闻不鲜,更有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作为村民文化精髓送呈省级参展。

村上的所有人,以葛亮家的文化拨尖为快为荣。的确,他爹虽然不识字,但在村剧团的武场上发挥过作用,不仅仅那锣鼓点敲得铿锵有力,还能在关键时刻为台词生疏的演员提词救急。尤其他家葛亮是村上恢复高考以后最有才气的,毕业后竟辞掉公务员当上村官,把个城区贫困出了名的即墨村富得淌油。村上虽有像葛亮这样的好人家,但葛亮家有着与众不同的感人故事而闻名乡里,无人不晓。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长我四岁的葛亮是个傻大个。葛亮不姓葛,姓王。

王葛亮这个名字一直被乡里乡亲喊叫至今,才遇及识字娴文的人去夸耀。底细人说别看葛亮他爹一天学屋门没进,可就是长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好脑袋瓜子,凡是听过的故事,就象刻了漏板印进他的脑子里,啥时有用处了便可原版拿来。

葛亮出生那年,适逢他爹每晚在纳凉的人群中讲《三国》故事,三疃五庄都出了大名。他爹崇尚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便给自己的娃取名王葛亮,巴望着王葛亮能为王家光宗耀祖。嘿嘿,我不大看《三国》也知道个大概,人家诸葛可是个副姓,你把人家的姓与名拆开再瞎去合并的用,我不免有些好笑。

小葛亮在同伴中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别人家孩子能背得几首唐诗时,他还是讶讶学语那阵子掌握的那点老调子,象“小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这样的巧说就算是他的高难度知识了。他爹虽能说会道的,但饱尝了没文化之疼。记得早些年街头巷尾议论,他如果有点私塾底子早就上县文化馆了,那年海选没捞着去就是吃了笔试的亏。

为让小葛亮不重蹈复辙,葛亮他爹或抑仰顿挫或咄咄逼人,原版《三国》津津乐道,费煞苦心的领教均无济于事,换回的仍是小葛亮木讷的表情。

他爹是较有见识的人,心想:若送儿子上学是绝无收获的,就用他的人高马大吧,先当小马驹拉扯着,庄稼地里会排上用场的。

好马要用好料喂,自己的孩子自己疼爱,小葛亮享受了正常儿童的待遇抚养。

小葛亮随着时间的脚步,转眼走到了国家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家也不例外,降临了忍饥挨饿的厄运。

不能等闲待毙呀,一些脑子灵活,又能放下架子,张开嘴巴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年年”都有,他们或结伴或单独,会到一些条件尚好的村庄去讨饭。那时候“讨饭”

讨到的是真正的饭,饼子、地瓜干、菜团团……给什么接受什么,不像现在的行乞者只要人民币。

那时候的行乞者是每家每户的要,走到谁家大门前,便把打狗的棍子一撑,嘴里就叨咕一句话:大娘,打发打发讨饭的吧——,大娘,打发打发讨饭的吧——,直到家里出来人,送来了食物,也就不唠叨了。

可能是年长的大娘心眼好的原因,也可能是大娘掌厨的原因。反正那些要饭的到了哪家的门口都是这么喊的,仿佛是行乞者的“官话”,或者叫“行业术语”?

话说当时的王葛亮他爹,患上了腰肌损伤动弹不得,便叫葛亮随同老乡外出要饭。

王葛亮象演出一般充分地准备了台词,到了一户人家门口,照例站在那里念念有词:大娘,打发打发讨饭的吧——,大娘,打发打发…………

这时候屋里走出一位大爷,手里拿着食物。王葛亮也会区别男女,可能心里想:原来是个大爷。嘴里的话却变成了这样的:大娘,打发打发大爷吧——。

大爷一听,火了:这小子,讨饭的还是骂人的?边骂边抡起了院子里的铁锨,要打活人。

王葛亮对要打人的架势是肯定会看出来的,饭也不要了,撒腿就跑掉了。

就这样的少年葛亮竟能成了后来的大文豪,不乏让人诧异。他除非是饮了俺村后岭上的仙水,受了文神点化?


下一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