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稻盛和夫应该是在初高中的暑假,在我大姨家,看着表哥拿着稻盛和夫的《活法》看,那时候他在深圳自己跑货车,既当司机又当老板,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一直很上进。
后来工作之后也有几次接触和买过稻盛和夫的书,当时的感觉始终是认为稻盛和夫只强调工作的修行、勤奋,太过于片面。
那个时候我的第一个老板讲“工作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不到30的年龄,还认为老板是在给我们洗脑。
现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再抄写这些文字,产生了很大的认同感。
打算以后每天听一段喜马拉雅,抄写一段,再次买稻盛和夫的书,好好拜读。
王阳明龙场悟道,也走了很多弯路,最终修成正果。
曾国藩刚开始在官场也不得志,后面开悟。
自己是普通人,不求大悟,但求精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重点的事情上,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而不是平均用力,学会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