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父子俩洗澡,偶然听到他们俩聊天的一小部分,觉得特别好。今天特地找娃爹整理一下内容。换做是娃问我,估计连张力都说了,这教法真是不科学。
内容大致整理如下,主要是爸问娃答,步步引导思考体验,并适当总结解释,我觉得引导和展开得特别好,学习了!
娃:为什么会有泡泡,泡泡怎么产生的?
分步1:泡泡里面有什么?回答:空气。
分步2:泡泡外层是什么?回答:沐浴露。
分步3:还有什么能有泡泡?回答:洗衣服的,洗碗的。(先尝试了用水是做不出泡泡的)
-大人顺势总结:洗澡用的沐浴露,洗碗用的洗洁精,洗衣服用的洗衣液,都叫洗涤剂。
分步4:直接把沐浴露挤在手上有没有泡泡?体验后回答:没有。
分步5:有了沐浴露,怎么样有泡泡?体验后回答:沾上水。
分步6:有水,有沐浴露就有泡泡了吗?体验后回答:没有。
分步7:怎么样才有泡泡?体验后总结不出来(会做动作,搓一搓挤一挤拍一拍手可以造出泡泡)。
最终结论是:洗涤剂和水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搅动,包裹了空气,形成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