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在别人的眼光下长大,能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吗?但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将失去自我,变得焦虑不安。那么,怎么才能安于自己,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呢?这个问题正是本文所要尝试着去解答的。
增进自我认识,了解并接纳自己。精神分析流派中谈到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投射”,即我们有时候会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投射给别人,明明是自己内心的看法,却觉得别人那样看待自己。比如,自卑的人很容易感到别人可能会看不起他、不喜欢他,担心别人批评他等等。
需要明白过度在意他人眼光,就是把主动权交给环境,是缺乏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的表现。当我们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可能就不会没有依据地猜测别人会以某种消极的方式看待自己。一般而言,我们先是无法自我接纳,然后才会觉得别人不接纳自己,先是严苛的要求自己,然后才觉得别人都会严苛的要求自己,担心达不到标准就不会被喜爱。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能意识得到的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自我感觉,比如开心、愉快、自豪、自卑、焦虑不安、疼痛、心情低落等等,但无法用语言把感觉背后的自我态度或信念说出来。用于描述自我感觉的最简洁的语言就是“我不好”和“我好”。
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会觉得“我好”,进而觉得这个世界都是好的;当自我感觉差,自责自罪,心情低落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我不好”,担心别人不会喜欢,别人可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由此可见,人的心理习惯于保持内外一致,自我感觉差的时候,会认为别人也觉得自己不好;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会觉得别人更喜欢自己,而不是讨厌自己。难怪,有人说“爱人先爱己”。
因此管好自己的眼光可能是第一位的,自我感觉差劲的时候,很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其说在乎别人的眼光,倒不如说是期待来自他人的温暖的眼光,也就是期待着更多的关爱。就像阳光能否驱散乌云一样,关爱可以温暖心灵,心暖了,人自然感到美滋滋,充满了活力。
怎么做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眼光呢?首先,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眼光,想一想这些问题:我全然地接纳自己吗?期待别人接纳吗?喜欢自己吗?对自己哪些方面的表现不满?哪些表现带来了自信?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和理想中的自我差距有多大?会看不惯别人哪些表现?
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真的不接受或不喜欢我们,而是先自我怀疑,先对自己不满意,然后才会觉得别人也会不喜欢。所以,不净化干净自己的眼光,那么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自己眼光里苛刻,可能会觉得别人都苛刻;自己眼光冷漠,可能觉得别人都冷漠;不能接纳自己,可能也会觉得别人不接纳。自己心里有鬼的人,才能看见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认清自己的眼光外,同时需要看清楚别人的眼光。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只需要看轻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人的眼光,他们是怎么看待我们的,为什么会这样看待。如果一个人过度在意陌生人的眼光,那么可以肯定他是在用“投射”这个心理机制来控制自己内心的不安。因为对于陌生人,他们怎么看待我们,若不去问问对方,便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再说了陌生人的看法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每个人关注最多的永远都是他自己,别人永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关注自己。过度在意别人眼光的人,只要身处有人的环境中就会担忧起来,容易担忧自己的表现,担心别人负面评价,觉得他人会背后议论自己等等。而且这样的担忧的过程常常是无意识中就可以进行,不用费力,这种习惯性地消极预期会毁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过度在意别人眼光的人,走在路上都担心陌生人会议论自己,其实这个时候多半是自己心里在议论着、担忧着。这样的时候也是认识自己的好时机,问问:我到底在担心这什么呢?有理由这么担忧吗?这种担忧的感觉在身体上那个部位有对应的不适感?然后,最好是记录下来那些没有依据的、没有必要的担忧,没事拿出来看看,以减弱非理性的自我信念的力量。任何感到担忧的时候,都是自我认识绝佳机会,只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在乎什么,然后才进一步地有机会去反思,为什么会在乎,有没有必要在乎。
悲催的是,现实生活中,每当我们深处担忧或焦虑之中时,往往想不到这么多,一般都会通过回避让自己焦虑的环境或人来消除这些担忧或焦虑,而不是深呼吸,慢下来,去认真体察一下自己的焦虑感,及其背后的缘由。正是习惯性的回避导致一些人越加地在意别人的看法,也难以准确的认识自己,完全受制于焦虑感或恐惧感的支配,失去了自我。
综上所述,怎么才能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呢?一个是增进自我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接受的是什么,自我不满是什么,怎么改变自我不满,怎么接纳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更好地爱自己。另一个是认清他人的真实眼光,那些重要的人,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会在意陌生人怎么评价自己,为什么在意。接纳自己,安于自己,达到内心和谐;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则人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