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雅梅素未谋面,我们算是以文会友。什么时候加的微信,我也不记得了,只是经常看到她给予我的鼓励,相约同行,彼此温暖。
雅梅的博客,已经两千多篇了,单是这种坚守,足以让人心生钦佩。今天,她将昨天写的博文《博客与微信》发给我,文中提到的很多老师,名字都很熟悉,有些一面之缘,有些颇有渊源,共同点都是勤奋努力的人。我的千字文,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关注到的,竟然成了每日的牵挂,只是希望能够遇见和自己同样喜欢码字的人,相互提醒,彼此勉励,不要忘记每日的“任务”。她将这“任务”看作乐趣,沉醉其中。我藉此自律,收获丰富的安静。远隔千里,志趣相投,难能可贵。
时下,微信公众号比博客额点击率要高得多,有人建议雅梅开个公众号,以便增加阅读量。雅梅心存感激,却怎么也舍不得丢下新浪博客这片耕耘了十来年的园子。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热闹,只是一块自留地,春花摇曳,夏雨婆娑,秋月清冷,冬雪翩然,安放一颗有趣的灵魂,足矣!
我素来喜欢梅花,结识雅梅,亦是缘分。今天翻看着她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坚守一份初心,却不曾期待能得什么始终;笑对工作生活,即使受了委屈也随文字消散。这份韧劲,正如这几日盛放的腊梅,淡雅馨香。
雅梅每日都读我简书的文字,留言鼓励,甚觉感动。我呢,颈椎腰椎都不好,现在刻意控制翻手机的时间,加的朋友多,刷得太快,很多人发的都看不到,码字基本都是在晚上,堆好丢出去打卡,然后睡觉。看到了,就打开读;没看到,也就过去了。今天在新浪博客,读了雅梅数篇文章,喜欢她接地气的譬喻,欣赏她教育教学的点滴记录。读多了,心灵的距离便又拉近了些。
我想,定然也有人经常问雅梅:“那么忙,哪来时间每天坚持写东西?”而她的回答,意思大约也和我差不多:“只因喜欢,写成了习惯。写了心里便欢喜;倘若不写,总觉少点什么。至于时间,不过是少抠点手机,少看点电视,少发点牢骚,就匀出来了。”这份执着,雅梅坚守了十来年,倘若出书,一年一本,十本不成问题。自费出书很简单,却不是谁都能十来年坚守如初的。
雅梅的博客,取名空空布衣,颇有几分禅意。我们到这人间走一遭,一介布衣,空空如也。用文字记录下生命的痕迹,证明我们曾经来过,用心爱过。当然,这些,都是我想象中的雅梅。也许,雅梅这个直率的女子,并不是这般用意,也未尝可知。问了雅梅,她取这个名字的含义,“空空”意在不断清空自我,轻装上阵;“布衣”表明乃一介书生,追求书香的清雅。果然是奋进的雅梅,单这两千多篇的坚守,便不是寻常人能做到。
其实,2007年,我也在新浪博客写过一年的文章,却终究因为别人的看法放弃了,现在想来,颇觉幼稚。如果像雅梅一样坚守,也是十来年了呢!然而,这世界没有如果。
写东西,就像吃饭,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徜徉,率性自由。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和雅梅相约:一起努力,相互温暖。
田玲写于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