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但因为缺乏立即行动的个性,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恐惧。
那些大有作为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但是并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做到。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困难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美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美元,外加6600美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地奔驰,唯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