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与萧何都是西汉开国两大功臣,萧何为刘邦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础,而韩信则依仗着自己的统兵才能,为汉朝攻占了不少城池。但两人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萧何屡次被刘邦封赏,最后寿终正寝;而韩信却多次被刘邦怀疑,地位不断降低,最后被斩于长乐宫。同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为何韩信却落得如此悲剧?
首先看一下韩信的生平。少年时期,他身无分文,随处蹭吃蹭喝,在他被朋友的妻子所看不起时,他果断选择与经常给他饭菜的朋友断绝来往。在他被人别人笑话时,他选择胯下受辱,忍声吞气。之后,他终于被萧何所发现,并推荐给了刘邦,韩信与刘邦谈话后,刘邦终于认可了韩信,得到了重用。之后,韩信屡屡立下赫赫战功,为汉朝打下许多疆土,却一直没有大的封赏。他向刘邦索要了齐王这个位置,标志着刘邦对韩信怀疑的开端,韩信却未曾想过背叛刘邦,不论辩士如何劝说,韩信都对刘邦深信不疑。但刘邦最终却以韩信包庇钟离昧为幌子,将韩信兵权收回,并降至淮阴侯。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斩于长乐宫。
韩信少年时胯下受辱,忍辱负重,但实际上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当时他的朋友给他承担伙食很长时间了,但韩信却因好友妻子但厌恶而与好友断绝了关系。如果韩信胯下受辱表示韩信可以随便抛弃自己的自尊的话,那韩信还在死皮赖脸地向朋友要饭。想一想,当时韩信可以杀了那个羞辱他的人,但如果真杀了,按古代的规矩来看,要一命抵一命,那韩信还会有焕发光彩但那一天吗。对于韩信来说,尊严这种东西是关键时刻保命用的,不是用来换一顿饭的。
这也证明了韩信拥有大志。终于,他的才能被萧何发现,成为了刘邦麾下的大将军,为刘邦打下颇多的疆土。可立下战功有什么用?刘邦封地没给自己一块,这使得韩信十分不服,便向刘邦请求立为齐王,当时刘邦迫于形势,不得已立韩信为齐王。这下韩信高兴了,刘邦却不爽了,在刘邦眼里,韩信已经给他留下了贪图封地的印象,有朝一日,他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不久,韩信就被夺去了兵权,地位降为楚王。
韩信留养了项羽手下的猛将钟离昧,刘邦便以此为借口擒拿了韩信。可怜韩信,他曾经是信誓旦旦地向蒯通表示:‘’汉王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是绝对不会迫害于我的。‘’可惜当刘邦为他套上刑具,押送上车时,韩信才悟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自己只是一个可以随意丢弃的工具,而不是像萧何对于刘邦那样的忘年之交,以往对刘邦的信任顷刻间灰飞烟灭。但刘邦不知怎的脑子神经不正常,赦免了韩信,送他一个淮阴侯的封号。
后面韩信通过陈希(我手机的输入法拼不出那个字了,凑合吧)妄图谋反,最后被吕后斩死与长乐宫。但其实这段历史是否可疑,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刘邦编造出的杀韩信的罪名,以下是我自己的观点:1、韩信是一位十分理智的、脑子没有问题的伟大军事家,可他偏偏在自己兵权被夺的情况下,率领这一群打仗业余的罪犯和奴隶,去袭击吕后和太子,怎么看都像是民众突然暴动,韩信应该不会做这种傻到家的事。2、如若刘邦想杀韩信,应该早就在他把韩信套上刑具的那一刻就把他杀掉的,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注意,当时他是以韩信包庇钟离眛为罪名抓捕韩信的,当时韩信已经杀死了钟离眛向刘邦请罪,这下刘邦再杀他也不合情理。所以刘邦为韩信编造了一个罪名,借机解决了韩信。
对于刘邦杀掉韩信这件事,许多人都觉得韩信是个冤大头,立下赫赫战功却莫名其妙被杀。但刘邦杀掉韩信还是有原因的。还记得当时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他与刘邦的那次谈话吗?大意:王上你取得天下是天意所指,而我打下领土却是靠着自己的真实力的。这样说话,别人能不觉得自己霎时没了面子吗?还可以看出,韩信是个很自负的人,就像关羽,一般在大人物面前吹牛皮子的人,都得不到什么好下场。还有之前所说的,韩信在刘邦心中留下了欲图功高盖主的印象,不同于萧何的明哲自保,韩信时时刻刻显得格外嚣张,自然也成了刘邦的眼中钉。
韩信被杀终是韩信天真的缘故,他坚信君与臣之间的信任坚固无比,却不知道,在君王眼里,臣子只是一个随时能被丢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