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朋友问我大海的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消极的。但细细想来,又渐渐超越消极,变得乐观。
跟过往的同学联系,得知我做了海员,第一反应一般都是“蓝色的大海是不是很漂亮?”“海上能不能看海豚?”其实大海给我的初印象非常糟糕。
我第一次出领海时,满怀对蓝色的期待走上甲板,结果天公不作美,满满的乌云压着漆黑的海面,看不到一点蓝色,一点阳光,波浪汹涌,并拢脚根本站不稳。全船集合进行“向祖国告别”仪式,大家在风雨和摇晃中整齐列队,奏唱国歌。我慢慢适应了甲板,目光渐渐聚焦于船尾的国旗。
中学语文有一篇课文是现代诗,《在山的那一边》,大概意思是,爬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铁青着脸,但继续翻阅,终能看到发光的大海。我没想到,就算到了大海,海也是铁青着脸的。
仪式结束我在栏杆边又看了看海面,心里只有敬畏,正如我后来写过的一句诗——“漆黑拍碎了蓝的梦想”。
漆黑的海面起起伏伏,又让我想起在海员证培训班中,有一个令人惊恐的知识点,它颠覆了我这个理科生的认知——海难中绝大多数人是冻死的,而不是溺死的。
因为,海水温度大大低于体温。一般来说,在海水的冷却作用下,人撑不过12小时。因此,国际公约规定,远洋船舶在出航24以内必须进行弃船救生演习。没有错,所有远航都必须做好被大海吞没的准备。
这也许会让常年居住于内陆的人觉得奇怪:都21世纪了,人类都快上火星了,连地球上的海洋都没搞定?事实就是如此,人类对深海的了解还不如太空。所以,深潜器和太空船相一样重要。
出海以后,我更加敬畏大海,因为船的摇晃。我这条船是两万多吨的,抗风浪能力比小渔船强得多,但晕船感依然十分明显,一半的新船员,甚至有些出海多年的老船员都出现晕船症状。我室友晕得很严重,不仅下不了床,还要在床边放个盆,每天呕吐五六次。四五天之后才有好转。我虽然小时候常坐长江渡轮,也有症状,胃里边的东西向上涌,差一点就要到嘴里。。。那种感觉就像以前同学聚会喝多了,特别想吐。好在最后我扛住了,工作也是忍着继续干,过了几天也就好了。后来第二次第三次出海,再没有出现过恶心的症状。我算是比较幸运的。
这就是我对大海的初印象。
上个航次我们船第一次远征大西洋,在大西洋的二十天航程里,只有一两个晴天,每天都是大风浪,天上都挂满乌云,浪高保持在3米以上。专家们精心研究海上气象,调整航行计划后,我们的航线风浪依然很大。因为跟北京时差十小时,打电话的窗口又极窄。这对身体和心理都带来挑战,失眠、焦虑、口腔溃疡,一个又一个接连折磨。回到印度洋,风浪略微减小,我每天上甲板锻炼,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甚至做好了靠港后不能回家休假的心理准备。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以后去大西洋的机会很少了。
人类穿过冰冷颠簸的海洋开辟新大陆,才有今天的繁荣世界。敬畏大海的同时,我同样敬佩那些修订航线的航海家。
大海是值得敬畏的,同时也是我们家园中的重要一部分——地球表面的70%。敬畏它,才能与它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