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跟哥嫂一家四口来到成侯广场打篮球,本来挺和谐的一幕,因为嫂子和侄女吵架而变得有些闹心,原因也很简单,嫂子话太多,让正处于叛逆期的侄女感到厌烦,侄女就跟嫂子顶了几句嘴,嫂子气的不行,上去就要打侄女,被我拉开了,我连忙把侄女拉到一边,侄女也委屈的不行,一边哭着,一边跟我吐槽着她那“虎妈”。究竟谁的错?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也得慢慢分析,一件事情真正能公平公正的去处理,去解决,太难了。
侄女13岁,正处于叛逆期,在班级里只跟其他同学比吃好,喝好,穿好,父母给了多少零花钱,然而他们不比学习成绩和努力。学习,你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你的父母而学,你将来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相应的人生,如果你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将来必定吃生活的苦,如果甜被你早早的吃完了,后面你会吃无尽的苦,每个人都很难。你不缺吃穿,有学上,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山区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的啊?你所想要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努力挣取,父母给你的是背景,而你自己打下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一切。无论男孩女孩,都要独立自强,父母终究也不是永远的依靠,父母竭尽全力,给我们提供吃穿用度,提供住所,并让我们有学上,他们甚至不求子女有所回报,但为人子女是不是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牢记父母恩情呢?一个人,如果连父母的恩情都记不得,那也不用奢望他会对其他人常怀感恩之心,更不用怀疑他能对社会对国家有多大贡献。因为,他心中没有任何人的位置,他心中只有他自己一人而已。
嫂子脾气也有些火爆,但当着大庭广众之下打孩子,这是教育孩子之大忌。这样年纪的孩子心灵很敏感,而且很要面子。教育孩子肯定没问题,但出来玩就让她好好放松,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认真督促她学习,如果在玩的时候,对孩子唠叨不停,孩子会抵触反感,大人也会憋闷一肚子气。其实13岁的年纪,也都能懂得一些道理了,慢慢给她讲讲道理,她也是能听进去的,正确引导加适当督促,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心理健康和快乐也很重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疏导,让她们在繁重学业的情况下,也能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给自己和孩子平添更多的烦恼和不快。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残疾人团队在广场表演唱歌,气功等节目,他们尚且在努力生活着,那我们四肢健全,为什么不去努力生活和学习呢?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谁也不比谁活的轻松。你现在努力一点点,未来就会轻松一点点,苦难守恒定律,大家都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