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肝者,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
肝脏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免疫防御这五项重要功能,一旦肝脏受损,对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
所以,人们常说“养肝就是养命”!
那么,肝脏不好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
肝不好的人,上厕所时会有3种异常,若占1个,都要去查一查肝脏!
一、尿液颜色异常
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黄色,清晰透明的液体。
如果在喝水正常的情况下,尿液呈现“浓茶色”,就要警惕肝脏是否出现问题了;
另外,如果早起,第一次的尿液看上去呈咖啡色的,也要警惕肝胆疾病的发生。
二、便秘腹泻交替
肝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的现象。
而且,通常会有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症状出现,这和肝脏分泌的胆汁有一定的关系。
在临床上,又被称作“肝源性腹泻”,是肝不好的表现之一。
三、黑便
临床表明,多种疾病都可以引发大便发黑,但大多数情况下,和胃肠道消化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出现黑便,也可能是肝脏有问题,导致消化道出血所致。
这类患者的食管和胃里的静脉会曲张,胃里的粘膜也会有一些糜烂,就会导致大便发黑。
如果上厕所时,大便发黑,且日常伴有浑身无力、脸色发黄、失眠多梦等现象,就要注意肝脏是否发生了病变!
日常6个行为习惯,会加速肝脏“受损”,尽量避免
1、嗜酒
酒精是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一年内,即使每天仅饮用一杯酒,也会使罹患23种与酒精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0.5%!
而嗜酒,最伤的就是肝脏。酒精摄入体内产生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可以加速肝细胞死亡,影响肝细胞的自我修复。
2、饮食过“重”
这里的“重”,指的是重口味,即高油、高盐的饮食。
高油的食物,通常热量较高,会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发生;
另外,肝病患者在食盐方面也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尤其是腹水患者,如果吃过多口味重、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3、抑郁
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其志在怒。也就是说,肝脏,喜舒畅,而恶抑郁。
像发怒、抑郁、情绪激动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角生疮、脸长肝斑,月经不调等现象。
4、隔夜食物
隔夜食物,一般是指,放置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的食物。
这类食物,在存储的时候,容易受到二次污染,损害身体健康;
另外,也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其是导致肝脏细胞坏死,肝脏病变的一大诱因!
所以,日常生活中,在不浪费大量粮食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吃隔夜食物。
5、夜宵
吃宵夜,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脂肪肝。
此外,太晚吃宵夜,不利于消化,会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进一步危害肝脏健康。
所以,肝脏不好的人,一定要减少吃宵夜的习惯,切莫贪嘴。
6、睡眠不足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经常熬夜的人,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而对本身就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讲,已受损的肝细胞将难以修复,并有加剧恶化,甚至引发肝癌的可能。
养护肝脏健康,谨记4个一点:
1、饮食“绿”一点
中医讲:绿色入肝,肝喜绿色。
每天吃些绿色的蔬菜,有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促进肝脏排毒,还能够消除疲劳、舒缓肝郁。
对于滋养肝脏,提供肝脏所需营养,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如:生菜、油菜、菠菜、芥菜、西兰花、芦笋等。
2、茶水喝一点
奶汁草红茶,泡水喝,有益肝脏健康。
奶汁草,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中医认为,奶汁草,入肝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奶汁草的根,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经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损,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3、动作多一点
①动腿:蝴蝶式
双腿弯曲,脚心相对。
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腰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向地板振动。
②动腰:拉伸式
双腿伸直分开,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
只要感觉腿后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
这2组小动作,重在疏通肝经,能够起到保肝排毒的作用。
4、心情好一点
中医讲,肝喜条达,条达就是通顺的意思,心情舒畅则气畅,这样肝脏的功能才能旺盛。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
尽量保持好心情,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