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卷】23《诗经·王风·黍离》:一往情深 低回无限(郦波:中华诗词课)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讲的是一位周朝的大夫路过故宫,看见满目衰败景象时的心情。这位大夫经过的故宫指的是今天的西安。

《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东周初一士大夫创作。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

《黍离》与《麦秀》并称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

1.周平王东迁,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

2.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3.章太炎:“《王风》哀思,周道无章。”

复沓:

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黍离》全诗三章,每章十句。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

多种解读:

主流解读:士大夫悲歌。

《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余冠英:《诗经选》流浪者之歌

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

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

程俊英:《诗经译注》:难舍家园说

精华笔记:

元代刘玉汝《 诗缵绪 》卷五:“然诗之兴。有随所见相因,而及不必同时所真见者,如此,诗因苗以及穗因穗以及实。因苗以兴心摇。因穗以兴心醉。因实以兴心噎。由浅而深,循次而进。又或因见实而追言苗穗,皆不必同时所真见……此乃作诗托兴之一体也。”

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卷六:“全诗未尝及宗庙宫室,并未及宗周。序者明白指出用一闵字,其一副如醉,如噎之情,千古如见。”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778评论 0 18
  • 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shǔ)油油, 彼狡(jiǎo)童兮,不与我好兮。 常常与《黍离》并举,《史记》曰:箕子...
    青梅_9817阅读 690评论 0 0
  • 黍离 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To者也阅读 382评论 0 1
  • 黍离 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书僮阅读阅读 3,105评论 0 0
  • 《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
    天边的星阅读 44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