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平时看上去比较聪明,但是在经历一些事情失败后,往往就一蹶不振,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次职称没有考过、一次面试没有通过、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等等....
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有人身上有可能就是相反的,他们恰恰是那种越战越勇的人,最终也往往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是什么导致我们遇见同样的事会产生不一样的两种结果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的阻碍我们成长的第一大防御思维~僵固型思维。
什么是僵固型思维呢?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做过一个实验,他召集了几百名小学到初中的孩子,为他们出了10道相对简单的测试题。
有一半的孩子做完后被他们夸能做好8道题非常的聪明,而另一部分孩子被夸做对了这些题,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结果是被夸聪明的孩子再让他们去做一些更难的题时,他们对解难题就变得非常没有兴趣了,状态非常不好,让他们尝试一些简单的他们也不愿意去做了。到了后面让去写自己做题的分数和感受时,基本都虚报了高分。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相反就会越战越勇。他们虽然两组孩子都是夸奖,但是其实这两种夸奖的方式带来的确实不同的结果。被夸聪明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其实就陷入了“僵固型思维”。
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所以对于做测试题这种行为他们会认为是证明自己聪明的一种手段,所以他们在面对更难的题时就不愿意在测试了,因着他们要维护自己的聪明的形象。他们是把矛头指向自己能力行不行上。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他们会表现出越战越勇的状态。他们意识里会认为能力是不固定,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达成的,所以他们关注的是“努力做事”这件事,~这就是成长性思维。
说到这就会让我想到自己,因为在社群做全职教练,所以之前经常一些演讲比赛等活动也没有参加,一部分是因着会有忙的原因,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其实也是怕自己没准备好,出丑,让其他伙伴看到该怎么看,怎么继续指导别人...
Tom教练也有指导我们说要做好角色的切换,一方面自己是教练,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学员,其实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只专注于自己行不行,别人怎么看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敢再继续向前迈出,不去尝试和探索,那我们就是掉入了“僵固”的思维陷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所以也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也是学员的身份,保持学员学习的态度。
我们熟悉的爱迪生,就是比较典型的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发明灯泡的时候是经历了1000多次的失败,有的人说起怎么面对1000多次失败的时候,而他说却说只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换想,如果他当时是关注自己怎么又失败了,关注自己能力行不行上,想必也不会有他最后的成功。
总结一下,把精力关注到自己身上其实就是僵固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最大的区别所在。
他们通常也会把别人的评价、批评当做是针对自己的恶意,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却能当成反馈、建议帮助自己反思成长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平时也应该审视自己有没有陷入这种僵固型思维当中,阻碍我们的成长。